如此作为,配合阴阳,就能盗天地之灵炁,夺机。自然之造化。攒簇一身五行之气,会合人体八卦之机。
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
使水升而不降,是为真水;使火降而不升,是为真火。如此水升火降,互相交和,水火相交则性命合一,可以长寿而不老。
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验。
真水升腾,流布于全体,温润脏腑;真火降暖,温熙于周身,获透四肢。这些内景都在身中,修炼之人自有体验。
是性命,非神气,水乡铅,只一味。
以上阴阳、水火、龙虎、铅汞等比喻,其实皆指先天之性命,非后天之神气,此性命本合天地。性命水火之配合,只在求取水乡之铅,即水经火化所生之真炁。此为生人之初,一点真阳之炁,亦为丹头。
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
归根窍即丹田,复命关即泥丸。丹田为人生受炁之根源,泥尤为返老还童之关键。修炼大要在于调动下面之水,以济上面之火,即水在丹田化为炁,上升泥丸而补脑髓。所行径路,即颠倒水火,运行周天,贯尾闾而通泥丸。
真橐龠,真鼎炉,无中有,有中无。
功臻此境,大于玄妙。此时有真橐龠之玄机、真鼎炉之妙用,皆无形象之可言。乃系无中之有、有中之无,不可名状。此层内景,若非真师点明,功境到时,则不可测。
托黄婆,媒姹女,轻轻地,默默举。
黄婆即真意,诧女即离火。水不能够与火交会,须凭黄婆而媒合之。水火交会所产之真阳之炁,初生可采,喻为黄芽,充满生机。采炼之时,勿忘勿助,顺其自然,默默轻举。以此真阳之炁,作为丹头,点化全身阴质,以返先天未破之纯阳。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一日一夜之内,十二时辰之中,凡皆炁动,时至神知。真意所到,皆可用功。盖功夫至此,已入自如境界。处处皆道之所在,时时发丹之光华。
饮刀圭,窥天巧,辨朔望,知昏晓。
真水真火归于中官,皆有中和土性,故为二土,二土为”圭”。刀喻慧剑,慧剑喻二目,二目为意之所发,乃指真意。真意所到,水火交合于中官,产出真阳之炁,升于乾顶,化为甘露降下,谓之饮刀圭。内丹之道师法自然,合于天地,直通造化根源,故为窥天巧。朔望、昏晓之时,皆有阴阳感合之机,修道之士须辨之知之,以合天地。
识浮沉,明主客,要聚会,莫间隔。
火性易浮,而水性易沉,修炼之道,须使水浮而火降,变成真水真火,然后相互配合,故须识浮沉。真意为主,而水火是客,修炼之法,须以真意攒簇水火,变成水火既济,否则水火各任其性,不得配合,客反为主,则妨碍功修,故须明主客。如此识得浮沉,辨明主客,则水火自然聚会,而无间隔。此四句重复能上能下原理,强调内丹之要在于逆修返本。
采药时,调火功,受气吉,防成凶。
水火聚会,生出真阳之炁,收摄此炁归于丹田,即为采药。采药之时,要掌握火候。火者心也,心主意,故火候之要,在于用意。用意太过,与用意不及,皆有水干火寒之虞,而有伤丹之凶险。故须将火侯调至中和,恰到好处,方为真意,自燃吉祥。
火侯足,莫伤丹,天地灵,造化悭。
火侯既足,即须上火,沐浴温养,以防伤丹。天地至灵,造化严格,此中至为精微,不可疏忽大意。
初结胎,看本命,终脱胎,看四正。
炼丹结胎之功,要看个人之秉赋,道基深厚,方可完成。最终脱胎神化,要看子午卯酉四正时,调神出壳,跳出肉体樊笼。大丹了手之功,非自悟可知,须求师传,可竟全功。
密密行,句句应。
以上功修,皆须慎密行特,自然句句皆应。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