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前三国> 第一章 英雄出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英雄出处(1 / 1)

春风徐徐吹过,吹皱了大野泽,青翠的泽草荡起波纹。欣起了一波波草浪。

一人一马正享受这者春风拂面的感觉,只见他凌乱的头发用草根胡乱打了一个节,凤眼剑眉,一张坚毅的国子脸,浑身的萧杀之气就连着和煦的阳光也不能化解,他便是山阳巨野李乾的大公子李整,表字曼达。

李整长叹一声,不知不觉来到三国已经三年了,还是忘不了家中的亲人还有那帮手下,又陷入了沉思。三年前身为广州军区某飞行中队中校队长的他,因为在执行任务中飞机失事,醒来后已经在三国山阳巨野成了李家大少了,本来这李整自小身体赢弱,家主李乾就没打算要他来继承家业,已经从弟弟李坤过继了一个儿子李典,但自从李整一次大病好了之后,不但身体慢慢康复,而且越长越强壮,对武艺也是一点就通,兼且力大无穷,时有惊人之语,现在李家各人都对他另眼相看了。他虽然有野心也有能力,但是还是非常怀念他的“前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人,还有国家对他的需要。甩了甩头,似乎要把所有的念头甩掉。是啊,想那么多也没用,花了三年的时间,还是找不到回去的方法,名流方士倒是认识了不少。既然回不去,惟有在这个乱世开基立业,至少生活在这里,比在以前的军营里多采得多了。就算是这个老爹李乾,也对他不错,还有小弟李典。

既然有了这个念头,也应该准备一下了,想通了这一点,李整嘴角扬起了冷笑,仿佛在对这个时代宣告他的正式到来。

时值光和六年夏,李整十六岁,天下大旱,各地农民饿死者不计其数。

巨野李家祠堂,当代家主李乾正召集家族主事开会,说是家族会议,除去未成年的李典,还有几个外戚,其实也就三个人,李家一向人丁单薄。李乾瘦脸长须,已显老态,环顾四周道:“近日因天气大旱,家族田产已大部遭灾,预计今年产量不及去年一半,流民四起,巨鹿张角也有起事之意。听说近日已潜入京师。吾等宜早做准备啊!”

只见左侧阔脸肥胖之人慢慢道:“张角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产量不足,可减少下人供给,以待来年。”正是李整的二叔李坤。

李乾摇了摇头,朝李整望去,李整知道老爹想借自己之口,以确定李家下一步的路线,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口茶道:“今上宠爱男色,任政西圆,禁锢善类,内有外宦之争,外有黄巾起事,天下将乱伊。兗州四战之地,家族累世经营,此赖以进身之资也,然兵慌马乱,财产非能时时保全,望早做打算。”

李乾看着李坤眼中露出的慌乱,心里暗道,这个弟弟还不是普通的软弱啊,罢了。像是下了决心,朗声宣布:“即日起拿出家资,募集流民,训练士兵。”

原来李家在巨野经营颇大,除了有大量田产以外,还经营米盐,跟泰山藏家,徐州陈家也有来往,可惜一直未能进身豪门,没出过什么大官,李乾只是个巨野县尉,手下也有那么五百兵马。但是常年没有打仗,当然是缺乏训练了,也不可以明着来招兵。

李整也是非常忙碌,因为他知道要建立一直强大的军队,才能在动乱的时候立于不败之地,现在流民众多,兵源也足,尽可以择其精壮。至于忠心,只要有现代的带兵方法,加上广施恩义,何愁其不归心。李乾把招兵之事交给了李整,自己跑去山阳太守那里要权去了,当然花费是少不了的。

李整先把流民一部分安置到家里,然后对他们说近来有贼寇要打他家财产的主意,希望他们能加入私军,帮忙讨贼,事后定当厚报。当时就有一把大嗓门叫道:“明公勿优,吾等自当效劳。”

李整看时,只见大喊者容貌魁伟,胡须似铁,心中闪出一个名字,便道:“壮士莫非陈留典韦?”

典韦心中一惊,心中暗道,我因为人报仇,杀人逃难,怎么他会认出我来?

李整观大汉神情,料定必是典韦,忙道:“壮士无须担心,既是有意相帮,以后就是自家人。整得各位相助,何愁事不济。”

自此李整择其精壮,并宗族私兵共一千两百人,日夜操练,编十人为亭,置亭长一名,百人为队,置上队长一名,下队长一名。千人为营,暂由自己统御。典韦为副。

李整感到没骑兵不行,因此跟李乾商量马匹的事,李乾告诉他自家的牧场里有马几十匹,加上最近在中山大商那里买过来一批,共有马八十匹,不过李整知道这个数目已经是很多的了。要知道当时马的价格可以两百万钱一匹的。李家也不是没有准备,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谋划,现在也积蓄了几千斤镔铁,也一并拿出来打造兵器。当然加上李整现代的打造技术,自己打造一把精钢三尖两刃刀,柄上也布满龙纹,以防打滑。名“龙牙”,重八十二斤。为典韦打造两把铁戟,每把重八十斤,五把小戟。兵士盔甲也打成锁子甲,虽然所耗颇大,但防御功能可好多了。有了马,李整分出两个百人队,轮流训练,要知道在平原地区,骑兵可是作战主力啊。不过这样一来就现出将才的不足了,训练的任务就只有李整跟典韦两人承担,老爹李乾有时也来帮忙,还有小李典,也跟着训练,可惜他才十岁,还要在磨练几年。

此时以近年关了,军士在半年训练之下已基本上做到令行禁止,算是上了轨道,但是离李整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接下来李整把训练交给典韦。他已经在李乾的疏通下免遭通缉了。

典韦跟这位少年在一起,原本只是想找个安身之所,因为他已经厌恶了躲躲藏藏的生活,没想到这位年轻的主人无所不知,又对部下非常好,这在当时是很少有的,这次更为了洗脱他通缉犯的罪名,不惜上下打点,心怀感激,也暗下决心,全力辅助李整。

年关将近,黄巾起事也在近日,风闻各地城墙上都已经被人用石灰写上了甲子两个大字,老师北地太守皇甫嵩刚好回京述职,李整游历的时候以师事之,近日来信说,朝议正为此争论不休,想是有人结交黄巾以牟利。李整嘴边又浮现出笑容,现在知道已经太晚了,大乱的到来,才是英雄从中而起的好机会。

寒风呼啸而来,一人一马走在小道上,显得有点孤独。快到城门了,李整正想着怎么跟老爹谈起兵之事。忽然发现一个人晕倒在道路中间,忙用手把马勒住,赶紧跳下马来,走过去,只见到一个中年文士,略显消瘦,嘴唇冻得发紫。试一试鼻息,还有一口气,忙把人弄上马背,往家里奔去。

来到家中,先吩咐婢女准备热水,把人泡进去,看到文士醒了过来,才松了一口气。

李典见他回来,硬拉着李整要讨论阵法,没办法,这小子比较老成,小小年纪就有一股儒雅之风,只有在李整面前才现出小孩子的原形。

这当儿中年文士已经在人服侍下洗刷干净,并进了米汤,精神好转了许多。

一进大厅,便高声道:“人道李家兄弟,皆少年英杰,吾当不信,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假。”

李整忙答礼道:“先生过奖,小子不才,怎敢当英杰两字,未知先生大名?”

中年文士道:“吾乃南阳许劭也。”

李整心中暗道,莫非善相人的许子将?因问之:“公看我何许人也?”

许劭避而不答,笑着说:“汉室将亡,天下将乱,望君好自为之。”

两人具心知,李整忙留许劭款待不表。

自此豫兗皆知有李整其人,兗州刺史桥瑁听闻其名,举孝廉。

冬去春来,过完了年,寒风却依旧如刀,乱象已现啊。

时张角以聚集黄巾教众,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大方马义元已在收的荆、扬数万人,向邺郡靠拢,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巨野周围许多人都跑去投黄巾,幸好李家在这里广施恩惠,光手下就有几千宾客。巨野一地还算安宁。

又传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收马元义,车裂于洛阳。诏三公、司隶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下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以为标帜,故时人谓之“黄巾贼”!

二月,角自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月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灵帝这才慌了神,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封慎侯,率左右羽林、五营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发天下精兵,遗北中郎将卢植讨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讨颍川黄巾。

闻得老师皇甫嵩屯兵长社,李整认为时机已到,随与李乾商量道,“今老师与贼相持,我当相助,然山阳北有卜己,巨野虽有大野之利,不可不防。父亲宜慎之。”

带齐本部一千精兵,投往颍川而来。;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