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梦想王朝> 第四十一回 微服相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回 微服相逢(1 / 2)

新元四年春,一艘百石左右的普通客船沿运河向南驶去,忙碌了一天的河面上却显得那样宁静,岸边引航的灯火提示着繁华的江南已经快到了。

“我知道有这么一种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呢?别人总是对他唯唯诺诺,铲除个贪官污吏也是一查一审密报一核对大笔一挥的事情,面也见不着;所以就烦了,想装个平头百姓看看不一样的脸色新鲜新鲜,路见不平,表面装相,背地里权柄一挥大显神威,别有一番爽快是不是?贾大少爷?”

“......‘少爷’二字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哎!我自作自受!”张扬不由的苦笑:“我的英儿妹子!”我说了多少遍了,我们这次下江南就好比隋炀帝游江都,只不过不公开,花消少些罢了,这几年我可一直都没出过京城!要是一代帝王只有靠微服私访才能了解到大体上的真相那就离大权旁落也不远了。我这次出游纯熟散心!——哈哈,当然要是真路见不平遇上个贪官污吏什么的我最多也就是尽尽公民义务,写封检举信,告个御状罢了

“嘿嘿,皇帝告御状,一告一个准!‘贾大少爷’写举报信,不管举报谁,署上斗大的姓名地址也没人敢打击报复......”刘小川笑道

“行了,行了!你们都回去吧!我要和‘林夫人’享受天伦之乐了!”张扬无奈道

杨莲也向春英责怪的看了一眼,她这才离去。自从纳了慧霞二妃,春英就一直有所意见,也只有她敢毫不在于的表现出来。

本来,张扬是要坐寻常大一些的普通客船,也好深入民众;直属卫和安全处的人们不禁只摇头,加上这运河之上也不算太平,关外海内也非全无隐忧。张扬也终于明白就算是通信不发达,没有多少大众相认的名人的古代,身为君王微服私访也绝非如想象中的那样随意,带上几个侍卫丫鬟就一声不吭的溜到外省走街串巷,若非花了几年的时间改善了宫中的内务和政务,张扬也是不敢给自己放这一个假的;在行程上宫里和地方自是不知,否则也就失去了“微服”的意义,直属卫可是做足了安全策划,随行的就有十二名贴身侍卫,均是从三十六亲卫中选出的水性好,又出身南方的人,暗中的近卫便衣也有三十多人,其中一支五千人的禁卫野战军也在百里内的地方做拉练......若是如此,到不如坐自己的船。

几年以来,诸事进行的非常顺利新政在儒林士子与地方田主间引起的喧然大波在权力与法律的“硬手段”;文化部,宣传部,教育部大张旗鼓的“软刀子”和兵权民权相结合的谋势相配合的多方作用下渐渐平息下去。当然这也与新政的火候掌握有关系,至少在江宁方圆百里的特区里似乎一切都在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进,并已然有了一些新的气象。在全国其他地方:在政策的动员与鼓励下,屯垦,开荒,水利火热而有序的展开,在册的田地已达三百余万顷;在河南陕西等地,生活清苦的人依然大有人在,定租定息也非在所有的地方都畅行无阻,张扬也不愿现在就全面的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改从而与天下所有的传统势力彻底决裂,至少在风调雨顺的年月多数百姓的温饱还是尚无问题的,值得庆幸的是当年李潮相赠的新稻种在京师附近已经试种成功,将要进入推广的阶段,不过要见到成效恐怕还要数年的时间;至于那遥远的高产作物的引进恐怕要等到东海,南海的问题解决之后了。几年下来国库已有上千万石的存粮,五千多万两的银钱,工商所得自宋以来第一次超过农赋所得。拥有常备军百万,屯军五十余万,还有总数近三百万的在编民兵;铸新炮三千余门,火绳铳十余万支;由于控制了塞外,漠南的大片草原,养军马过百万,牛羊数百万,高颜所部与解放汉民,近五十万北方汉族军民首次成为能随水草而居,精于骑射,千里奔袭游击,又能得到后方辎重的支持以重装,丰粮而持于战阵的奇兵。若是来年无大灾,便要亲征北伐,彻底解决千年来东北,漠北,乃至西部的残敌,恢复汉唐盛世时的边疆......

张扬正思考着,却闻一声啼哭,原来是小海林已经醒了。年近三旬,端庄之中又透出几分成熟的韵色的少妇,微笑着解开了上身的衣襟,露出白皙滑嫩,丰满而下垂的双乳,那么散发出自然而诱人的气息,劳碌多日的张扬闲心顿起,笑着凑到她的身前,便要伸过头来,却被那少妇推开了:“都老夫老妻了,还在这儿装小白!这么大人竟然要和林儿争......”说着那绝美的脸颊上泛出了一丝微红

“嘿嘿!我是小白?这几年我修习道清真人的内功心法,已经远远超越了坐怀不乱的境界,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克制自如,哪怕是是少服春药,玉手抚阴,小兄弟也可以令行禁止......”张扬调笑道,杨连却是羞涩不语。

张扬无奈的叹了口气,自从入宫以来,莲儿便成了温柔贤惠的贤妻良母,后宫的生活也变的索然无味,此时他倒是有些羡慕那些惧内的小白们还有那些虽然“妻管严”却“夫轻松”的少数平民百姓,虽然大男子主义尊严稍有小碍,只要把握得当,家庭生活还可以有滋味;只可惜自己身为君王,若是“妻管严”岂不成了大权旁落,后宫干政了吗?莲儿也曾这样玩笑道。

不过,最令他失望的,却是自己这第一个亲生骨肉,虽然他有信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让中国的社会发生彻底的改变,在离去之前创造一个相对民主而集中的政治,自己的这个嫡长子倒不一定继承大统。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所以取了海林这个名字,希望长大以后可以扬名海外,建功立业。可是两年多过去了,按理说寻常的孩子也应该会走路,能对话了。而张海林却依然整日在襁褓之中,还未断乳,学说话一年多才能断断续续崩出几个词来,杨莲也总拿“重在后天培养”以及北侠郭靖的例子来安慰。

“虽然郭大侠四岁才会说话,可那郭靖之母本来就是寻常之人,临产之前又遇突变,使郭靖生于荒郊草原,资质不高也是情有可原.....可是我们的孩子没有理由如此啊!”

可杨莲却是那样的喜爱这个孩子,耐心的照料,不厌其烦的教他走路,说话......也许父亲对于孩子的爱是来自后天与理性的意识,而母亲的体内先天有这样一种爱的因素吧。

忽然,这时听到外面有人厉声喊话的声音,透过船舱只见三艘五丈长,丈把宽的快船划了过来,在江边微弱的灯火和船上的灯光下可以看到每一艘船上都有二十来名手持弓弩,身背鬼头刀的蒙面大汉。

“来船可有号令?”有人喊道

船停了下来,一名青衫女子回答道:“我们只是寻常路过的百姓,哪里来的什么号令?”

“你们难道不知道像你们这种船在运河上行驶需要向我们漕帮购买号令?也好,现在也不晚,你们有几个人?每人交一百两银子过来!”

女子笑道:“我只闻天下有五宗十大派七十二帮,可什么时候又冒出个‘漕帮’?真是闻素未闻!水贼打劫还要找什么借口!民匪一个!”

“你是何人?”有人怒道

一道利闪,青衫女子已经长剑在手:“金陵薛宝钗是也”

“哪门哪派的?”

“平头百姓一个!放心过来吧!哈哈!”

“那就得罪了!弟兄们,放箭!”

十几丈开外,三艘贼船上数十张弓一起射来,虽然用的都是十几力的民兵弓,箭术也不算精绝,好歹还练过罢了。薛宝钗身形晃动避开无数箭影,长剑在手,舞起一道光网,火花四射打飞十几支箭矢,还是被逼退了数步,船身也中箭不少......

十二名护卫从船舱里越了出来,有人竖起军盾将宝钗护在当中。这时船舱里传来了孩子的惊哭声,少妇也有些无耐与气愤;

“拿弓来吧”少妇说罢取来张三十五力的豹筋长弓,三壶长箭出了船舱。

“黛玉姐,你怎么来了?”宝钗惊道

“很就没有杀敌了!找一找当年的感觉!”林黛玉微微一笑,搭弓挽箭,三百斤力的弦毫不费力便如月满,伴着铮铮弦声,箭无虚发,中者无不穿身而过,应声倒地。

贾宝玉也出了船舱:“玉儿妹妹,这也太危险了,一起来吧!”说罢拿出麦门宝弩,这弩只有手弩大小,却有三石的弦力,一射可发五箭,贾宝玉却不用脚,轻拉变可到位,动作娴熟......宋世杰,王新刚,刘小川,李义等十二名亲卫也一起放箭,一时间箭如飞蝗。

漕帮众人人数虽多,但无论是弓弩还是射技均是远不如人,又发现这奇怪的客船上竟然有军盾和暗藏的箭窗,而且‘贾宝玉’等人都内套御制的软甲,偶而中上一两箭寻常的民兵弓却是射不透;而漕帮众人却不一样,只要中箭便是穿身而过,有的利箭甚至破舱而入,血花四溅,一边倒的对战不一会儿便让三十多名水贼横尸舢板或是落入水中。

眨眼间便伤亡过半,为首的头目自知遇到了强敌,绝不是寻常百姓;但是也退无可退:“为弟兄们报仇!大家拼了,放火!”这时,距离已不过数丈远,十几个火把投了过来,还有人冒着危险放出十几支火箭,客船上顿时起了火苗,孩子的哭声更大了,众人赶紧进了船舱保护好小海林......

正在这时,两个飞快的身影闪现在河面上,轻踏水流如飞般而来,显然轻功很是不凡;正是一男一女,身着夜行衣,却并不蒙面。青年男子手中明晃晃一把长剑,利刃之上透着血红的杀气,正是残阳沥血剑;女子手中一把柳叶尖刀,微微泛着淡蓝的寒光,寒气逼人,正是冷月凝霜刀,身后背着什么,看不清是何物。

众水贼大惊,如临大敌,却是逃无可逃,寒光如箭,飞血飘红,眨眼间三艘船中的无处藏身,最终留了一个活口,然后飞奔客船而来。众护卫却毫不畏惧,各拔利刃,守住了船舱。

那白衣少妇却认了出来:“你们是‘清风侠侣’?”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