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到刘家村的时候,大概已经是上午八九点钟的时候了,听说是皇帝又来了,许多村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儿赶来迎接,通过上一次的经历,人们也早就已经了解了当今的皇帝其实根本没有皇帝的架子,仿佛就像是自己人似的,心里多了一份亲近,少了一份芥蒂。
“皇上,这些个姑娘们究竟是女军的军兵啊,还是您的老婆——噢不,宫女啊?怎么一个个都这么漂亮?”一个老农问;
张扬笑着看了看那些姑娘们:“你们说呢?”
“我们......”人们不知该如何回答
“我来是让她们学种地的,这些人都是我带来的徒弟,哈哈!”张扬忽然大声说道,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就连杨莲,宋世杰等人也感到惊讶。
杨莲有些为难的说:“这纺线刺绣什么的,宫里闲暇无事的时候倒是也曾跟师傅姐姐们学过,这种地本是男人的事情,也太为难她们了吧?”
张扬沉默片刻,对姑娘们说:“大家可知道为什么这世上的人们大多重男轻女?”
“我知道!这孩子取名向来都取父姓,而且插门都是从女方插到男方,所以世人都认为男孩才能继承香火,自然就重男轻女了......”
“不对,那为什么都随父姓?倒插门的少呢?还是因为重男轻女!”
“我看是因为武力不如男子,打仗打不过男子,所以被武力征服了...”
“哈哈......”
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原来女军的一些战士们可有些不服气了:“谁说我们女兵打仗比男兵差了?”
张扬说道:“对于人而言什么最重要?自古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最重要的,上古的时候,女子在各个方面的地位都高于男子:当然和那时候秩序混乱,人们出生时多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母亲有关,但最重要的是女人观察力和记忆力要好,善于采集;那时候工具落后,狩猎所获很少,主要以采集为生,所以要吃饭就要靠女人;后来人们发明了弓箭,更好的石刀木棒,狩猎所获得的就多了,男子的经济地位提高了,而且那时的部落战争男子也是主力,所以男人的地位就渐渐的占了上峰,人们懂得耕地之后,男子的体力优势就更明显了,成为主要的社会动力,也就主宰了女人,后来进入文明的社会又炮制宣扬了新的道德秩序,所以你们女人就被彻底的统治了,哈哈,关键原因就是因为你们女人干活不行,数一数当代成了名的女侠,女剑客,还有什么女老前辈,也有不少;不过既是是娥眉派郭师太,终南山小龙女,虽然无论比剑还是肉搏,上百个壮汉也近不了她们的身,可是要比起种地干活,能顶三四个老农就不错......当然,用倚天剑割麦子也许会很快,哈哈......”
说着,有个叫龙凤云的原女军战士有些不爱听了,此人身高按现在说能有一米七大几不到一米八,不过身材可比一般模特粗壮多了,以前曾是一名车弩手,不是武林出身也无内力,双手硬拉,就有三四百斤的力量,不过在五大三粗的女人中,相貌还算是出众,她按住了犁把,深深的将它插在了地里,旁边那头老黄牛竟然走不动了,她将劲力微微一松,一道松土翻了出来。
“哈哈!好!姑娘们终于明白了!各拉家伙一起上!帮村民们春耕助战!让大家看看,是不是只有男子才能干农活,算劳力!要在这重男轻女最根本的问题上让大家看一看!”张扬一声令下,十几名曾经是久经沙场的姑娘们像是重新投入战场的生力军,加入了春耕的战场,那六十余名“新人”们虽然多没干过农活,也赶过来助阵。
李义宋世杰等人也早已会意:“兄弟们!能让她们女人在老本行上超过我们吗?”
“不能!”四十多名精壮的小伙子也加入了战团。
“今天我们一百多人,一人十亩地,收装包圆,有没有信心?”张扬笑道。
“啊?!——”人们大吃一惊,但也只好勉强答应。
张扬也轮起了锄头,嘱咐道:“大家注意了:掌握好行距!拉犁的时候第一保证深度,第二是速度,千万别给乡亲们帮倒忙......”
旁边一位村民也不由的惊讶:“想不到咱皇上对种地也很在行啊,也是庄稼人出身吧?”
张扬笑了笑,一高兴什么都忘了:“噢不,我小时候住在大城市里,后来父母下岗了,找不到工作,就下乡来了,所以我也在村里面呆过,农村致富可比城里面跟人竞争容易多了,限制少,后来开发了经济作物,几年后又办了养殖场,等回到城里的时候,那可叫一个衣锦还乡,出人头地啦,哈哈......”
周围的人却越听也听不明白,有人纳闷的问:“这‘下岗’在什么地方?是你们老家吗?”
张扬一惊,这才意识到说漏了嘴,忙道:“噢......你说下岗啊,嗨,就是俺们老家南边五里外一个小山屯,哈哈。”
忙了一天,男兵和姑娘们都已经累的疲惫不堪,张扬也是如此,看了看成果,才整了五六百亩,而且姑娘们的成果似乎比男兵们稍多了些。
“怎么回事啊?”张扬笑着问。
李义走了过来,擦了擦汗,长出了口气:“哎!大哥,这可不怪我们啊,一是我们人手少,才四十来人,和这七十个姑娘一比也就没什么优势了,在说您也太偏心,十几头耕牛都给了他们,人再壮,也壮不过牛啊!”
再一看杨莲,春英等人也是累的大汗淋漓,其它的人坐在田垄上也没精力高兴了。
“唉!我算知道什么是‘汗滴合下土’了宋世杰叹道(那时,此诗还没有编入小学课本,也并不是妇孺皆知)“大家总认为我们在宫里的膳食完全没有必要那样节俭,现在看来也比寻常百姓强多了,而且来之不易啊!”
“其实,这劳动虽累,累中的快感与乐趣却不是什么人都能体会的到的。”张扬说道。
夕阳已经微微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劳作完毕的人们在夕阳下休息,杨莲坐在张扬的身边,在晚霞的余辉下,那红红的面颊使她更加显得美丽,他长出了口气,不由的产生无尽的遐想,杨莲忽然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许多的隐士们总把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做为自己的理想了;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杨过与小龙女两位前辈隐居中南山近二十余年,唉,其实这样的日子也不错,没有世间一切烦杂的事情,也没有为了生存与责任面对的种种压力。
张扬却笑道:“不过,我想田园的生活也是有很多条件的,首先必须有一块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的风水宝地,遇上天灾那可不行,而且也没有山贼土匪,没有官府,大户的欺压;而且一起生活的人还得知足常乐,耐的住寂寞,感情还的真挚朴素,我看这世上的人能够做到的可不算多啊。”
正在这时,劳作完毕的乡亲们纷纷赶了过来,送来粮食和水,表达他们的谢意。
“你看,谁来了?”兄弟亲兵中有人认了出来,原来是村长刘基先生。
“刘先生,半年没见了,有几句话可要对您直说了......”
张扬支开了旁人,头句话就单刀直入:“哈哈,我这可是二顾茅庐了,怎么样,肯不肯出山,我这次可是受徐海川之托啊。”
刘基却说:“我这就直接平步青云,也不按官员选拔的律法,恐怕有所不妥吧,我看这样的例子不开为好。听说陛下打算不久开恩科,所以也不急于一时......”
“那这样说来,刘先生是要等月末进京赶考了?”
刘基一笑:“我年纪已近六旬,经历时间无多,但我却知晓一人,此人年纪不大,却精通六艺,善于识人,才智过人,而且有着与众不同的治国韬略,远胜老夫,最重要的是胸怀忠君爱民之心和矢志不渝的品质,若说是当世孔明,当之无愧”
张扬心中一亮:“此人是谁?”
“如果,我告诉了你他是谁,或许仍能保证公平的竞争,但这样是不妥的,阳春三月,此人必会进京赶考,不负陛下所望,那时自然知晓。望陛下原谅,此中原由,陛下也自会清楚。”刘基说罢叹了口气:“情似情非情,义似义非义”
张扬也是深有感慨,他虽然想说自己一定会秉公处理,刘先生也一定会相信,但最终却没有再说什么。
他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来:“刘先生,我——还有一个想法:噢,暂时还不算是国事,只是村里的一个建议,这村里,我看多是自耕地,租佃的不多,我看能不能成立个农会,归州县的民兵体系,而禁止任何私人组织民勇。这一来是为了防匪治安,二来在困难的年景也可以联产互助,战时服从军队的支配,平时在组织上采取多数推举的制度......”
刘基笑道:“陛下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那先生以为如何?”
“想法和意图都是好的,但陛下切记:万事不可操之过急啊,因地而异。”
“那先从你们村开始如何?”
“哈哈,应无大碍。”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