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混在东吴吃软饭> 第二十八章 死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死谏(2 / 2)

张辽将死去的人给搬了出来,的确,张辽自己也不了解通商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但是张辽却是知道的,荀彧是曹魏的骨鲠之臣,若是没有了荀彧,便不会有今日曹魏的繁荣。

而荀彧在临死前不久对自己所说的话,其中一定有自己的深意的,张辽虽然想不明白通商的坏处究竟在什么地方,但是他却能够以一颗忠诚的心,去贯彻荀彧的遗志,不让曹丕头脑发热,去和东吴通商。

张辽之言。在曹丕看来,自然是危言耸听。

不过对于荀彧,曹丕也有自己的看法。

曹丕道:“文远。你怎么将荀彧大人给抛出来了?要知道,荀彧可是反对父皇进爵国公的。若父皇连国公也当不了,朕又怎么能够当皇帝的?荀彧对于我曹魏,并非忠心耿耿,既然如此,又怎能去相信他的一面之词呢?”

张辽毅然道:“陛下,你说得不对!荀彧大人对于先帝、对于曹魏,都是忠心耿耿的,他反对先帝进爵国公。只不过是说时候未到,乱臣贼子还没有赶尽杀绝,因此不宜加官进爵。

而荀彧大人的话,断然不能够因为他反对先帝进爵国公而不去听,若真是如此,只怕我曹魏将大祸临头了!”

张辽将话又说得严重了几分,这令曹丕心中生出怒意,道:“文远,你再在这里是非不分,信口雌黄。朕定要将你轰出殿外!”

张辽笑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末将身为魏臣。自然要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既然通商之事,对魏国来说是有害的举动,末将又怎么坐视不理?”

曹丕怒道:“文远,你如此说通商之事有害,可是你究竟能不能说出来,这通商的害处,究竟在哪里?”

“……”

张辽无言以对,他只是凭着对荀彧大人的信任。以及一颗赤诚的心,才鼓起勇气来到大殿之上劝说曹丕的。可惜的是,对于通商之事的坏处。他却真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大殿之上,臣工们分立两侧,见张辽与陛下吵得厉害,谁也不敢插嘴。

不过也有支持张辽行为的,因为张辽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将领,至少他不会因为一己私怨,而破坏国家的法度。

以众臣对张辽的了解,他既然说通商有害,那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虽然他说不出任何一个原因,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张辽是错的……

曹丕见张辽不说话了,便道:“文远,你既然说不出原因,那么就请你下殿去吧,今后,不许再这么无理取闹了!”

曹丕意欲将张辽赶下殿去,虽然张辽触怒了他,但是基于对将领的尊重,曹丕是不想处罚张辽的,轰他下殿,只是以儆效尤而已。

但是张辽却不肯下殿,说道:“陛下,末将虽然无法对通商的坏处一一说明,但是末将却深信,曹魏与东吴通商,是会落入到东吴的陷阱之中的,因此,还请陛下三思!”

曹丕给张辽台阶下,但是张辽却不肯下,继续在大殿之上和自己耗着,这彻底激怒了曹丕,曹丕怒道:“张辽,难道你就不怕朕砍了你的脑袋吗?”

张辽可是魏国的名将,若是被曹丕给杀了,那么曹魏的边陲,将会失去如此一位猛将镇守,那便是给了敌国机会了。

于是程昱挺身而出,说道:“陛下,张将军只不过是出于忠心,才会顶撞陛下的,还请陛下息怒,容微臣劝他一劝。”说着,程昱便转身,对张辽说道,“张将军,所谓据理力争,你若没有了道理,就没有办法与别人去争什么。今日,你反对魏国与东吴通商,却也说不出通商的具体害处,这要如何要人信服?”

程昱之言,其他的臣工都颇为赞同。

你要反对一个人的做法,那边要找出那个人做法的错误之处,若是连这一点都找不出来,那和无理取闹有什么分别吗?

但是张辽却听不进去程昱的话,毅然说道:“末将不知道与东吴通商有什么坏处,但是末将却相信,与东吴通商,是自取灭亡的举动,末将相信荀彧大人的话,荀彧大人遗言让末将劝说陛下,那么末将便是要如此去做!”

程昱道:“你根本就拿不出证据,还说什么与东吴通商是自取灭亡的举动,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身为谋臣,程昱实在不知道如何去与武将交流,这些武将,脑袋里面都是一根筋,行为做事从来不经过思考,简直不可理喻。

而张辽又说道:“程大人,你说末将拿不出证据,那么,末将倒是要拿出证据给你看看!”

程昱道:“张将军,你所说的证据究竟是什么?你说你没有证据。现在却又说自己能拿出证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张辽道:“这并非自相矛盾,末将要拿出证据。给程大人和陛下看看!”

程昱问道:“既然如此,张将军的证据。究竟是什么?”

张辽将两眼一瞪,如同猛虎一般的扫过荀彧,道:“证据就是,末将的命!”

张辽的目光虽然寒冷,但是他所说的这句话,却要比他的目光寒冷一千倍、寒冷一万倍!

程昱被张辽的这句话给吓住了,就连稳坐在龙椅上的曹丕,也被张辽的话给说蒙了。

曹丕道:“文远。你说的是什么?”

谁知道,张辽却突然将腰间的剑给拔了出来,这一举动,令大殿之上的守卫立即紧张起来,他们手持长矛,围在了张辽的身边。

张辽是军中的高级将领,在曹操当政的时候,曹操允许张辽带剑上朝,而这一特权,在曹丕当政之时并未被剥夺。

张辽虽然佩剑。但是这柄剑,在君主面前却从未拔出来过,今日他拔尖而出。顿时令大殿紧张起来。

这些守卫虽然围住了张辽,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张辽乃魏国名将,武力惊人,就算是大家一起上,只怕也不是张辽的对手。

若是张辽真想对陛下动粗的话,那么将不会有人阻挠得了他,因此,就连曹丕也有一些胆怯了……

但是张辽的目的。却并非是对曹丕不利。

只听得张辽说道:“陛下,末将的话你能够不听。但是通商会遭致灭国之事,你却非听不可!今魏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末将不能坐视不理,你说末将不能够将证据拿出来,那么末将就以死明志,希望末将之死,能够让陛下幡然醒悟!”

说着,张辽就将利剑抹上了自己的脖子……

曹丕惊道:“文远,万万不可!”

但是曹丕的话,还没有传入到张辽的耳朵里面,张辽的利剑,就已经在自己的脖子上划出了一道鲜红的口子。

血如泉一般喷了出来,将围在张辽身旁的那些守卫的铠甲都已经染红了。

张辽这位响当当的汉子,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

群臣唏嘘不已,没想到张辽竟然如此忠义,为了说服曹丕放弃通商的念头,竟然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

曹丕从龙椅上起身,奔到了张辽的面前。

此时的张辽虽然未死,但是他也只剩一口气了,张辽用手,紧紧的握住了曹丕。

咽喉被割,张辽说不出一句话出来,但是一双眼睛,却双目灼灼的的盯着曹丕。

曹丕此时,也已经是方寸大乱,根本不知道说些什么。

他看着张辽临时的模样,眼泪都快要落出来了。

“文远,朕答应你,对于与东吴通商之事,暂缓执行,这下,你满意了吧?”

虽然曹丕答应得比较勉强,但是好歹是答应了自己的话了,张辽这才将握住曹丕的手给松开了,在手松开之后,张辽的手慢慢的下垂,随后,他的两只眼睛也合上了,这名叱咤风云的魏国名将,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魏黄初二年十月,一代名将张辽,因为反对曹魏与东吴通商,而在大殿之上死谏,最终以自己的性命,换来了曹丕的承诺。

对于张辽之死,曹丕为之流涕,封张辽为刚侯,其子张虎嗣任其爵位。

张辽的葬礼,也是办得风风光光的,其规格,不亚于曹氏的皇族,除此之外,张辽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可见曹魏一方,对于张辽的评价有多高。

不过张辽的死,也给曹丕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现在曹魏与蜀汉相战正酣,朝中的得力将领,已经在前线去迎击蜀军了,像张辽这样的封疆大吏,又要到哪里去寻找?

曹丕思前想后,最终都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将领去填补张辽留下的空缺,而这也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