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混在东吴吃软饭> 第二十四章 退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退位(2 / 2)

曹丕不愧是曹操的长子,他将曹操的部下全都接纳了过来,群臣们忠心耿耿的为他效命,而曹丕自身的能力,也不在曹操之下,因此群臣对他颇为信服,并且言听计从。

曹丕对群臣说道:“列为臣工,今父亲仙逝,孤暂代父亲之职,纵观天下诸雄,都已经灭得差不多了,现如今,只剩下辽东的公孙康,以及东吴的孙仁,蜀中的刘备而已了。

公孙康孤悬海外,倒也不必担忧,倒是刘备和孙仁两房,实在令人头痛。

孤听闻,现在刘备方的粮食,全是由东吴担待的,若无了东吴的资助,只怕刘备的蜀中政权将不复存在,因此我方的大敌,正是江东的孙仁,列为臣工,关于攻破江东,你等可有什么良策?”

虽然曹丕命群臣们集思广益,但是既然攻击的目标是东吴,那么纵然是群臣们心思敏捷,却也想不出个办法出来。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大部分的臣工,都参与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曹军大败而归。对于东吴的军队,无论是普通的士卒还是军队的将领,都心有余悸。

所以,要群臣商议出攻破东吴的计策,实际上却是没有的。

程昱道:“主公,今日我方与东吴,早已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和约,我方若贸然相攻,只怕会遭到全天下的人所耻笑,而且今时今日。却并非是出兵的时候,我方才经历了河间的反叛,元气大伤,应当抓紧时间修养生息,以图后事。”

荀攸也道:“主公,微臣听闻,在长沙之战中,东吴的一万骑兵部队,大破了十万蜀军。其军队的战斗力,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等若再以为东吴的军士只擅长水战,而不擅长于陆战和马战的话,那么定然会吃大亏的。因此,微臣以为,在没有找到东吴军队的弱点之前,根本就不宜贸然开战。”

无论是谋臣还是军事将领。对于攻打东吴一事,都一再反对,使得曹丕纵然是有进攻东吴之意。却也是无可奈何。

“那,东吴逾越章法,这又要如何办理?”

说着,曹丕便在桌上摆出了几枚由东吴铸造的货币,名字叫做吴币。

曹魏的官员们,虽然听说过,但是他们中,却很少有人亲眼看见过吴币,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吴币的精良程度,远超在江北一带的世面上流通的货币,若是真发行到江北来的话,只怕江北的百姓们,都会对吴币爱不释手,那么曹魏一方的五铢钱,又被置于何地呢?

曹丕道:“东吴的孙仁,在送来吊唁信的同时,也送来了这几枚新币,说是新币质量上乘,希望在江北一带流通,还请魏王恩准。孙仁所说的话虽然谦逊,但是谁都知道,她这分明是在考验孤的忍耐能力,如此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孤又怎么能坐视不理呢?”

原来曹丕的愤怒,全在孙仁送来的这几枚货币,如此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曹丕若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怕自己心中也会过意不去。

因此曹丕才会想要征讨东吴,东吴乱了章法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曹丕必须为自己接下来的行为扫清障碍。

不过,曹丕要军队进攻东吴的事情,最终没有能够成行,而他自己所密谋的又一件大事,却在紧锣密鼓的运筹着。

建安二十一年,六月。

就在曹丕刚刚接任曹操的位置的三个月之后,曹丕就逼迫汉献帝禅位,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

兴盛了四百年的汉朝,终于走到了历史的终点。

消息传到四方,四方百姓都议论纷纷。

曹丕的行为,虽然是改国异号,但是却是走的禅让的途径,让天下人都认为,汉献帝是主动将皇位让给曹丕的,这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康,并非是被曹丕所逼迫。

因此江北一带的百姓,对于汉献帝的退位,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要安安生生的过好自己的日子便可以了。

不过在东吴方面,群臣们却是议论纷纷。

张昭道:“曹丕倒行逆施,名义上是献帝禅位,但实际上却是他所逼迫的,如此不诚之人,怎么能够登上九五之位,依老臣之见,应当立即出兵北方,将曹丕从皇位上赶下来,恢复汉家天下,这样,主公便能成为汉室的大英雄,从此富国荣华享之不尽。”

“……”

张昭的此等建议,孙仁却无言以对。

张昭毕竟是老臣,他的诸多观念,显然是有一些迂腐了,因此孙仁也不好去责备他,而是询问群臣的意思。

只听得鲁肃说道:“主公,后汉不足以兴盛,是因为**滋生,因此,曹丕篡汉,也并不为过,对于天下百姓们来说,能否过上好的日子,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至于坐在龙椅上的人究竟是谁,他们又何必去过问呢?

依微臣之见,我东吴可对此事不闻不问,若刘备想要出兵征讨曹丕,那我东吴只管借钱粮于他,任凭刘备和曹丕拼的你死我活才好!”

对于东吴来说,是否忠于汉室,这倒是有所说辞的。

比如说,东吴私造货币,这对于汉室来说。就是一件等同于忤逆的事情,连这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东吴方面又怎么会被曹丕篡汉的行为所激怒呢?

反倒是刘备方面,他身为刘皇叔,自然对汉室是忠心耿耿,一旦汉献帝被迫让位,那么刘备定然会有所行动。

对于东吴来说,虽然出兵江北欠缺理由,但是刘备的理由可是非常的充分,关键是刘备这位刘皇叔。是否会毅然攻打曹丕?

孙仁道:“现在刘备已经取了汉中之地,距离曹魏的核心城镇,就只有一步之遥,只要刘备想,就一定会去攻打曹丕的,只不过,以刘备现在的实力,他要攻打曹丕,实在是有些困难。”

孙仁也举棋不定。群臣们议论纷纷。

见群臣们再怎么商议也商议不出一个好的办法出来,孙仁便也只有将问题抛给杨林。

孙仁问道:“杨林,你怎么看?”

杨林向孙仁深深的鞠躬,道:“主公。以微臣之见,让刘备去攻打曹丕,断然是不可能的。”

孙仁奇道:“杨林,你何处此言呢?”

杨林道:“虽然大义当前。但是刘备这位刘皇叔,却并不一定要出兵曹魏,其原因。在于刘备手下的谋臣中,也有深谋远虑之人,这些谋臣,是断然不可能让刘备被我东吴再次利用的,他们只可能劝刘备切勿轻举妄动,若是要进兵江北,必定要东吴先动手。

当然,对于这场战争是否能够取胜的疑惑,也左右着刘备的决定,纵然是刘备心甘情愿的被我东吴所利用,但是一考虑到曹魏的兵力强劲,手底下猛将众多,刘备孤军深入,又在别人的地盘上,其取胜的几率非常小,所以,刘皇叔是不会出兵曹魏的。”

杨林说得头头是道,令在场的诸臣们信服。

不过杨林接下来要说的话才是重中之重,只听得杨林说道:“主公,还有一点,也是刘备不可能进攻曹魏的原因。”

孙仁忙问道:“究竟是何原因?”

杨林又道:“现在汉献帝被迫退位,被封为陈留王,若是刘备攻打曹丕,其名义,必定是要将陈留王再次保为汉室的天子,可是,你们认为,刘备是这样的人吗?”

群臣顿时陷入沉默之中,刘备他虽然名为皇叔,虽然名义上仁义道德,其实他的所作所为,却根本是厚颜无耻。

就拿荆州来说,这荆州原本是刘表的土地,刘表逝世之后,便将荆州传给了刘琦,刘琦在赤壁之战后,原本可以重振旗鼓,但是却不想久病缠身,因此没过多久就死了。

无论刘琦的死因是否与刘备有关,总之,刘备在之后的表现,根本就不太厚道了。

他以刘琦的名义,攻占了荆州的土地,但是日后,却自封为荆州牧,并没有见荆州的土地刘备刘表的子嗣们。

因此,从荆州的事情中就能够看出来,刘备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愿意为了汉献帝而战的人,所以,杨林便有了如此的推断!

杨林道:“依微臣之见,刘备是不可能出兵曹魏的,因为出兵曹魏,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半点的利益,而刘备本人,倒是可以利用汉献帝被迫退位这一点,再多做一点文章。”

孙仁问道:“刘备会做些什么文章呢?”

杨林又道:“刘备自命为汉室宗亲,自然会对汉室天子的宝座有觊觎之心,若是汉献帝不在了,他定然会将汉室天子的名号给夺过来,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汉室的都城却是在成都了。”

所谓一言点醒梦中人,东吴的群臣,经过了杨林一系列细致的分析之后,也终于明白了大势。

刘备此人,让他去向曹丕发难,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他一定会借着汉献帝被迫退位的机会,使自己的地位更进一步的!(。。)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