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观看枫叶,正是文人雅士必做之事。
陈剑南六人来到山脚,绕过一座小山,便来到了这座在青石镇颇有名的枫叶山。
秋风乍起,野草摇摆身躯,尚未凋零的野菊花,将地面染上一层金黄。
几位文人紧了紧衣衫,站在山脚下,向上望去,自是一番感叹。
陈剑南却没闲着,一路上,他采摘了不少他认识的草药,不大的背篓已被占了过半空间。
山间有条羊肠小路,蜿蜒曲折,延伸到枫叶山深处。
每年秋季,会有不少人前来登山,不知多少年下来,自然形成了这条小路。
几位文人走在小路上,一边赞叹风景优美,一边背诵古人诗篇。
几人都是读书人,腹中自然有些存货,文人本性孤傲清高,都想与对方比试一番,显露才学。
除了古代和当今有名的诗赋,连一些名气不大的诗赋也都被背诵而出,陈剑南在一旁看着,心中发笑。
其他几人见他没有背诵一篇,认为他才疏学浅,不敢卖弄,对他的鄙夷更加明显起来。
这时,罗明提议道:“我们背诵的都是别人诗赋,内容再好也不是自己的,不如我们趁着这大好风景,每人现作一首与秋天和枫叶相关的诗赋,如何?”
一路下来,陈剑南注意到罗明表现得最为积极,时不时故意没话找话与林公子接近,他的心思一目了然。
罗明见众人没有反对,道:“罗某不才,贸然献丑,为大家开个头。”
有人道:“罗兄谦虚,你若是献丑,那我等岂不是出大丑?”
他的话立即引来哄笑。
罗明正色道:“我作一首《赞秋》,还请大家多批评。秋高气爽此山中,三五成群赏枫红。自是一番好景色,我心惬意向秋风。”
“好!”
几位文人听完,纷纷赞叹,称是“佳作”,自叹不如。
连一向少有表情的林淑婉,都露出赞赏之意。
罗明连道过奖,头却仰得极高,毫不掩饰骄傲神色。
实际上,这首《赞秋》,他花了一个月才写出,反复修改多次,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与他人来枫叶山,他口称现场作诗,以体现他的才学。
“这首诗立意一般,布局毫无新意,内容单调,只能算普通的赞秋诗。”
陈剑南从路边拔起一颗药草,放进背篓,随口说道。
“你说什么?”罗明正在得意之时,忽然听到这句扫兴的话,气得暴跳如雷。
他指着陈剑南道:“陈剑南,你以为你是谁啊?若不是林公子交代,我才不会和你一起前来,枉你读了几年书,连一首诗赋都背不出来,还有脸评论我的诗。”
罗明骂得兴起,被李淑婉杏眼一瞪,硬是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陈剑南颇感疑惑,他本就好奇自己与这几人素不相识,为何叫上他前来。听罗明这么一说,原来是林公子暗中所为。
只是林公子,我与你认识吗?
陈剑南见罗明火冒三丈的样子,不由发笑,所谓的伪君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
陈剑南的笑声,更是令罗明火上加油,他大叫道:“我诗写得再差,也比你这个连诗都不会背的人强,你看你,背个破背篓,丢我们读书人的脸!”
“哈哈……”
陈剑南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大笑起来,着实令其他人不解。
罗明抓住时机,继续数落道:“你懂什么叫立意、布局、内容吗?你会写诗吗?你连诗都不会写,没资格评论我的诗!”
罗明发泄完后,暗想自己似乎有点过分,人家只是评论他诗一般,他自己却先失了风度。
陈剑南笑道:“我确实不怎么会写诗,今天就献丑给大家现作一首。”
他故意学着之前罗明说“献丑”,令罗明还未消去的火气更加旺盛了些。
“嗯?”林淑婉看向陈剑南,片刻后暗暗摇头,她知道任谁被人如此辱骂,都不会就此平息,何况陈剑南也算是寒窗苦读过。
“希望他作的诗不要太差吧。”林淑婉对陈剑南没有敌意,她今天是为了帮他哥哥林天福,才邀几个人约陈剑南出来。
罗明与其他三人,都低声冷笑。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