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儒在竹林书院教书十余年,独住在学院外面的一座竹楼里。
他早年丧妻,这两个女儿与其母同住在杭州府,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上山与他团聚一番。
大女儿名叫真真,年芳十七,性情温和,里外透着成熟少女的韵味。
小女儿倩倩今年十六,与姐姐性格恰恰相反,倒有一股子泼辣味。
一路上属她话最多,对陆小风问这问那,把他的户口查了个底朝天。
陆小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路上把两个少女哄得十分开心。
三人有说有笑,不知不觉便来到一座偌大的庭院前,院门之上“竹林书院”四个大字苍劲而浑厚。
“陆公子这里就是竹林书院。”真真指着前方大门说道。
竹林书院那古朴的建筑,优雅的格调让陆小风心生感慨,能把书院建在这如此清幽之地果然是大手笔,当真是学子们读书的极佳之所。
他孰不知竹林书院乃是杭州府的郡学,按现在话说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重点学校。
在明朝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能进入郡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能到竹林书院读书学习的人至少也得是这个级别。
方儒所住的竹楼距书院不过三百米,周围环境幽静清雅,绝对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不过他住在这里只是图个清净而已。
三人走进竹楼,从楼上走下一位中年人,身着宽袍,系阔带,一身儒生装束,此人正是方儒。
真真把陆小风的来意告诉了方儒,并把妙玉师太的书信拿给他看。
信中开篇妙玉便把自己对陆小风的才华和为人大加赞赏了一番,又将他的遭遇做了详述,其主要意思是希望方儒能保举陆小风进竹林书院学习。
方儒只有妙玉这么一个妹妹,多年前因被情所困,遁入空门,如今妙玉有所托,作为兄长怎有不管之理。
他看完书信对陆小风说道:“你既然与我妹有缘,而且她对你也是刮目相看,想让我保举你入竹林书院。”
“妙玉师太对我有救命之恩,又以书信所托让我来投前辈,此恩此德晚辈感激不尽。”陆小风说了一番客气话。
“我妹此意虽好,但却不知要进这竹林书院绝非易事,即使是书院的主事也不能随意收入学生。”
陆小风见方儒面带为难之色,他口中所说的主事应该就是竹林学院的校长。
校长都不能随意收入学生,何况他还只是个老师。
“前辈不必为难,我出身贫贱,又无名分,对这样的学府不敢妄想。”
“贤侄能理解我的苦衷就好,不过你既然是我妹所托,我也不能坐视不管,若不嫌弃可先在我舍下做个门生,在此好好读书,来年我向主事求个情让你参加考试,若能通过,进入书院也不是没有可能。”
方儒倒是一副热心肠,能说出此话已是对陆小风最大的照顾。
陆小风本是四海为家,如今杭州府已无落脚之地,若是在这里能被方儒收留那是最好,至于能不能进竹林书院他并不在乎。
“多谢前辈厚爱,晚辈感激不尽,我定会尽心尽力,不负前辈再造之恩。”
“这是我两个小女,我想在路上你们已经认识,过几日她们便回杭州府,到时这竹楼里只有你我二人,你可安心在此读书。”
陆小风来到大明屡遭坎坷,如今遇上方儒这个大好人,心里自是非常高兴。
他现在总算有了个安身之所,而且还有方儒这个“免费家教”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