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悠悠湖> 第二十一章 西南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西南洼(2 / 2)

“老师,你以为我就那么高尚吗?去年,有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吃苹果,有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洗好后,我把苹果放到托盘里,递向妈妈,让她先去拿。妈妈疼女儿,理所当然拿了那个小的,我‘只好’吃那个大的。其实,我骨子里就是想吃那个大的,看起来我先人后己,孝顺父母,实质上我用了一个小计谋,谋取到那个大苹果。连自己的妈妈都要耍心眼,我哪有一点高尚的意味?”

“是啊,人真是一个奇怪动物,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陆宇瑞看了一眼何瑞丽,何瑞丽也正看着他。何瑞丽意识到,现在老师大概又要开始玩“终极”了。每到此时,何瑞丽都会非常专心地倾听,以便能够把老师讲的道理完完整整地记在《终极问题集锦本》上。

果然不出所料,陆宇瑞又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丽丽,我认为,人性是神性与魔性对立的统一。每一个人,既有真善美的一面,又有假恶丑的一面。仁爱与凶残,高尚与鄙俗,热忱与冷漠,勤劳与懒散,勇敢与怯懦,坚韧与脆弱,慷慨与吝啬,谦逊与骄横,守信与失信,感恩与负义,诚实与虚伪,忠诚与背叛,理智与冲动,贞洁与放荡,创新与守旧这些人性因子都成双成对地隐藏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虽然被许多人说成是奸雄,可他为什么仍显得那样可爱?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好吃懒做又好色,为什么还被现代女性追捧?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也够狠毒,为什么我们始终对她恨不起来?因为这几个形象都鲜明地表现出了完整的人性。有人说,每一个男人都是一个潜在的强奸犯,每一个女人也都是一个潜在的女流氓,这的确道出了人性中魔性的一面,但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为那种‘坏人’呢?因为他身上的神性制约着魔性。人由动物进化而来,魔性大多来源于人的动物性。魔性的一面也有积极意义,例如好色性是人类繁衍后代的需要,人的自私性在市场经济中幻化为一只无形大手,带动经济高速发展。一个为国家英勇奋斗半生的英雄,做了高官后,因为欲望膨胀,有可能转化为一个大贪官或大阴谋家;一个大奸大恶之人由于某些机缘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被万人景仰的伟人也有他‘帝王思想’的阴暗面;千古圣人偶尔也会上演‘子见南子’的滑稽剧。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看一个人的神性与魔性哪个更占主导地位,从天使到魔鬼有时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世界上的人谁没有点自私和丑陋?只要把这一面控制在适当的程度,让真诚,善良,仁爱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你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不爱自己的人未必可取,即使圣人在爱情中也是自私的,排他的。世界上有把心爱的人‘谦让’给情敌的圣人吗?构成我们生命的基因都是‘自私’的,所以自私是人的天性。为了生存,为了团体利益,生命需要团队,需要支撑,所以文化中有了利他思想,并把这一思想逐步升华为高尚情操,从此,人才有了神性。这样看来,神性来自社会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世界才是一个和谐世界。如果我们世界上每个人都成了耶酥、雷锋、尧舜禹汤,彻底的‘利他’,那我们这个社会就失去了竞争,失去了野性,失去了活力,社会就会停滞不前,我们人类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叫着圣贤,他们道德高尚,克己奉公,为社会奉献,他的灵魂中神性占据主导地位;一类叫做败类,他们缺乏道德,损人利己,伤害他人,他身上魔性占据主导地位;还有一类叫做普通人,他们维护社会道德和法纪,向往道德高尚,但无法抗拒私欲的诱惑,他们身上神性和魔性交织在一起。前两类人都是少数,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普通人。这很符合数学上的正态分布。圣人刚出娘胎时也是一个普通娃娃,成人后,他们勤奋好学,每天坚持‘三省吾身’,不断弱化自己身上的魔性,强化自己身上的神性,最终才成为让千百万人敬仰的圣人。其实,人人都是一个潜在的罪犯,同时又都是一个潜在的圣人。你年轻时立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长大后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何瑞丽听迷了,她感觉,她身旁坐着的哪是什么中学数学教师,分明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老师,你一个数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什么哲学素养这么高?”

“丽丽,其实读本科时,我还修了个第二学位──哲学。”

“哦?还有这么个我不知晓的大秘密!”

“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丽丽,我大学选的两个专业,都够奇葩的──数学嘛,暂时还可以混口饭吃;论到哲学,它早已被人们边缘化了。丽丽,有时候,我内心深处会涌出某种伤感:我们这个社会,物欲横流,纸醉金迷,拿浅薄当荣光,视平庸为时尚,太让人无语了!”

何瑞丽听到老师的感慨,沉默了一阵,突然说:“老师,你是否有点儿‘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感觉?”

“丽丽,你懂我!”

“老师,你修哲学专业时,有没有产生自己的哲学思想?”

“你别说,我当时还真擦出点儿思想火花,似乎找到了宇宙存在的密码。”

“你说宇宙存在的密码?那密码是什么,你快给我讲讲。”

“这个,我以后会给你讲。其实,我在哲学方面最感兴趣的还不是本体论问题,而是方法论问题。说句大言不惭的话,我当时曾梦想建立一门新的学说──方法学,还感悟出方法学的四大原理,可惜后来感觉力不从心,主要是我这个人不善交往,缺乏志同道合者,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多次想放弃这个很难实现的梦想。”

“老师,就让我们俩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联手实现你这个梦想吧。”

“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不过,我有种担心,如果我们俩经常在一起搞学问,你的那位白马王子──他不吃醋吗?”

“老师,你坏!笑死人了!”

下午,何瑞丽没做暑假作业,记完上午的那个终极问题──《论人性》,就急急忙忙地往西南洼赶。何瑞丽远远看到,老师早在她家地头上等他了。他们到路边较密的树荫下休息谈天。太阳偏西后,二人才去锄地,何瑞丽果然先帮老师纠正了锄地姿势。两个人有说有笑,酷似农村新婚不久的小两口。好在附近并没有其他人,因为西南洼只有他们两家种的是豆子,别人家种的全是谷子、高粱、玉米等高秸秆作物。两人锄完一趟后,陆宇瑞提议:“丽丽,你口渴了吧,我们再去吃瓜好不好?”

“还去偷人家的?”何瑞丽打趣道。

“我下午带着钱,还要还大爷那两个瓜钱呢!”

“老师,不要还他了,反正那位大爷不知道,再说,你也没法向人家解释。”

“丽丽,你听说有个词叫‘慎独’吗?”

“笑死人了!早知道慎独,上午就不偷人家瓜了!”

“丽丽,咱不用那个‘偷’字好不好?生瓜梨枣,人见人咬嘛!”

“真会强词夺理!”

“嘿嘿……”

他们说着话,很快到了瓜园,走到瓜棚下。

“大爷,我们想买两个羊角蜜,多少钱一斤?”陆宇瑞问。

“一斤一块二。上午要赊瓜的是不是你们俩?”

“是。大爷,下午我们带着钱,不再赊账了。”

“那好吧,我给你们挑两个最好的。”卖瓜老头儿果然找到两个熟好的羊角蜜,比上午他们吃的那两个还大些。老头儿用杆秤称了一下,二斤三两,陆宇瑞很快算出该给人家两块七毛六。老头的口算能力也不错,他说:

“你给我两块七吧,零头不要了。”

“大爷,你算错了,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一共四块九毛八,我给你五块,你呆我二分,四舍五入,这二分就算送你了,给你个十元的,找我五元正好。”

“是这样么?”

老头儿一时被陆宇瑞搞糊涂了,但他仍然相信自己的口算能力。他想:三斤瓜也不过三块六毛钱,二斤三两怎么就变成五块了?合该我今天时运好,碰到两个不会算账的──我可不是有意贪你们便宜,是你们自找的!老头儿接过钱后,找给陆宇瑞五元钱。

“大爷,我们还得在你这儿洗洗瓜,打了皮,我们就在这里吃。”陆宇瑞说。

老头儿占了人家便宜,当然乐意为他们效劳。他亲自为他们在清水里洗好瓜,陆宇瑞一丝不苟削瓜皮。这时老头儿还有些担心,怕他们两人再重新算瓜钱。当然他并不在乎那两块多钱,只是怕别人说他贪小便宜。好在两个人只顾吃瓜,一直没注意他们算错了瓜钱。

对于刚才陆宇瑞算出的糊涂账,何瑞丽暗自发笑,心想:老师是要把上午的瓜钱一并还人家,竟找了这么个奇妙的法子,不愧是未来的方法学家!他这样做算不算慎独?

吃完瓜,他们扛起锄头,收工回家。陆宇瑞一边走,一边想:用什么办法说服老爷子,给丽丽家送袋子面苹果呢?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