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尊> 第十九回 烛暗穹庐寒 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回 烛暗穹庐寒 三(1 / 1)



马植从辽东带着李善庆、小散多回到汴梁后,太师蔡京亲自接见金使,双方经过商谈,决定派朝议大夫赵有开带着诏书、礼物正式赴金谈判细节。使团行进至登州,赵有开突然抱病而亡,而这时又传来女真同辽国议和的消息,徽宗为慎重起见,命使团改为原地待命,送金使归国。

其实金与辽议和不过是个幌子罢了,第二年二月间,在完成战争准备后,金国借口辽在册文中不称“大金”皇帝,只云“东怀”国王、“不以兄事之”、“语多轻侮”等,悍然拒绝和议,分三路大举进攻辽国首都上京。

当宋帝国侦知辽金和议破裂,两国再度开战后,才再次派他以买马名义出使金国,商谈夹攻辽国,收复燕云的大计。这样,马植带着天子御笔,又匆匆忙忙自汴京出发了。

当时,金军已将上京临潢府团团包围。他从咸州追到青牛山,才见到完颜阿骨打。这位大金开国皇帝正在布置攻城,匆忙中对他说:“你先看看我们女真人怎么打仗的,然后再谈。”

临潢府经过辽国一百多年的经营,城池高大坚固,守城的也是辽国精锐,号称铜墙铁壁,闻名四方。结果,从早晨阿骨打下令攻城,不到中午时分,这座塞外最繁华的巨城,便告陷落。金国军队的凶狠强悍,给马植留下了强烈的震撼。

他就在上京和金国展开了艰苦的谈判。

当打开陛下亲笔的御旨时,马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整个朝廷中,居然没人懂得仔细研究下辽朝的行政区划。陛下的手谕中,提到的仅仅是收回“燕京并所管州城”;此时的燕京路,只辖有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景州(今河北遵化)、易州(今河北易县)、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县)六个州。不但不包括“燕云”中的“云”——西京(山西大同)诸州,而昔日曾属燕京的平州(今河北卢龙)、营州(今河北昌黎)、滦州(今河北滦县),已被改为平州路,与“燕京并所管州城”是不搭界的两回事。要收复的明明是燕云十六州,结果,根据陛下的御笔,变成了燕京旧地六个州。

马植冒着违旨的罪名,在每年的岁帛岁币上作文章,只答应依澶渊旧例给金方三十万,在金朝君臣不满,提出“辽时燕云不属南朝,犹给五十万,为何如今只给我朝三十万?”后,他答应再加二十万,不过要把西京归宋。

马植熟知金人心态,对于金国来说,大宋是一个富足强盛文明,可望而不可及的庞大国家;此次结盟,能将自己的死敌辽国置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完全不必再担心辽国寻求宋朝支持了。而且,宋朝收回的土地,本来也不是金国的。还能凭空得到银绢,这实在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他在谈判中利用这点,以退为进,靠增加岁币的筹码,最终使燕云十六州中,西京道所属八州、燕京路所属六州,金人应允这十四州属宋了。

但平营两州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

当他在谈判中极力想扩大燕云所属,试图将原属汉地的平、营两州纳入燕京时,任他竭尽心智,金国就是对偏远的平、营两州不肯放手,他们说:“宋帝御笔只提燕京未提其他,我们也答应燕京归宋,但平、营两州既与契丹旧地的滦州组成了平州路,当不属燕京。况辽平州路所辖共三州,平、营两州还宋,只剩下一个滦州,平州路势必不复存在,我国岂能接受?”被抓住了痛脚的马植不得不佩服金人的眼光。

马值非常了解华北平原的军事情况:平营两州属于偏远州路,其繁华富庶自不能同燕京所辖六州相比,在军事上却是兵家必争之地:平州境内的榆关(山海关)是中原通往东北的锁匙咽喉,而战后燕京路所属各关隘如紫荆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按约应归宋所有,金人前往中原只能经榆关。这样,平州对金国就极为重要了。这也是他们对平州寸步不让的真正原因。

这次谈判,让马植见识了这些女真人的头脑,对相关利益做到有所舍有所守:西京所属八州虽大,未涉及根本,且还未攻下,可慷慨弃之;平州路虽小,却是国之门户,寸土不让。

在整个谈判中,金人利用帝国渴望收复燕云的心态,善于拿捏火候,承诺将幽云十六州中的十四州归还,而寻找借口,独将战略要地平州攥在手里,控天下之险要,使自身游刃有余,为以后的战守留有回旋余地。马植碍于御笔有误,吃了个哑巴亏,但利用自己的谈判技巧,也基本上也得到了金人对收复燕云故地的支持与认可,总体目的达到了,自然不会因小失大,为平、营两州而与金方彻底闹翻。

女真人在谈判桌上和他们在战场的谋略一样高明!

最后达成的协约是:一、宋金联袂夹攻辽国,金国负责攻取辽国中京大定府,然后南下趋长城边上的古北口;宋军负责攻取辽国南京,然后北上古北口,双方以古北口关隘为界。西京云中府由宋金联合攻取,如一方不能如期履行,便算失约。

二、灭辽后,宋收回燕京故地,并将原来对辽朝的岁币岁帛转献金国。

三、宋金双方不能单独与辽朝构和,不可单方面招降纳叛。

四、西京诸州归属宋朝,但具体归还时间,双方再行商议。

双方互换了由各自皇帝亲笔书写的国书,约定于次年联合灭辽,这就是历史著名的宋金“海上之盟”。

马植带着沉重和担忧的心情归国时,明教起事了,朝廷只好将预备北上的十几万大军,改派为南下。虽然第二年八月就将明教镇压下去。但此时,已错过了与金国约定的夹攻时间,造成大宋第一次失约。

知道了御笔中的错误后,鼠目寸光的朝中大员这时候开始想极力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了。

他们把马植费尽心机争取来的条件抛之脑后,试图重新界定燕云十六州:不但将十六个州的名称一一列出,并把有关的险关要塞、周边土地也包括其中。结果因晚唐以后这十六州已发生了许多变化。于是,索性定为五代以来被夺走的所有汉家旧地。这样通扯下来,已是十七州。

金国使者看了新条件,怒不可遏,这样快的出尔反尔他们这些女真汉子还从没见过。

于是阿骨打派来的这几个性格刚烈的女真汉子认为宋人根本不讲信义,胃口越来越大,纯粹是想以外交手段轻取燕云十六州。于是,不但坚持平、营、滦三州不属于燕京,就连原来答应归还的西京也不予承认了。而且忿忿不平地告诉他们,如果大宋欲壑难填,唯有解约一途。

事情变得极其棘手,拖沓帝国政府机构谁也不敢负责。最后,金国使者在京城呆了几个月,仍不得要领,只好悻悻然启程回国。从而给了金国认为大宋得寸进尺、毫无信义的第二个印象。

接下来就是大宋的第一次伐辽之败。

九月初三日,已独自攻下西京的金人又遣徒孤且乌歇催问宋朝出兵日期要拖到什么时候,朝廷决定先把前线失利的消息封锁起来。徽宗在崇政殿接见了徒孤旦乌歇,先对金军攻克西京表示祝贺,然后说我朝自听到贵国出兵西京后,马上予以响应,四月就调集大军由童贯挂帅对辽国开战,与辽军在边境多次交战,大获全胜,斩获颇丰,之所以没有攻占燕京,是因还不知贵国具体出兵日期,所以没敢深入辽境等等。

徽宗不愧是当了二十五年皇帝的人物,这样谎言也亏他说的出口。

接着就轮到王黼这个蠢货宰相表演了,他想解决平营这段悬案,居然写了这样一份国书:

一、自五代以来,陷入辽朝的营、幽、蓟、檀、顺、蔚、应、云、新、沩、濡、武、寰等州归宋,待收复后宋金两国再重新划定疆界;居庸、古北、松亭、榆关各关隘按条约应该归宋,两国兵马不得侵越过关。

二、金军自古北口进兵燕京,我朝自涿州进攻燕京。近日契丹骚扰边境,我朝如乘胜追击,收复燕京,就不需要金国出兵,如果收复不了燕京,金朝应同我朝共同夹击燕京。

三、西京道所辖诸州,待收复燕京后双方再议,汉地之外的土地任由金军攻占。

马植怀着这份不知天高地厚的国书,以无奈的心情再次奉命出使金国,闻知阿骨打已于十月份前往西京前线。他逐经代州出雁门关前往晋见。说来真巧,十月二十九日晚,刘延庆偷袭燕京失败。而后的一天,他到达阿骨打军中,这时金方还不知宋军两次伐辽失败!

双方正会谈间,突然传来刘延庆败讯。阿骨打非常不能理解,纳闷地对马植说:“辽国四京我没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只留下一个燕京让南朝去取,怎地还取不了?”金人开始蔑视起这个懦弱无能的“盟国”。等看罢国书后,金人更得出这样一个印象:原来大宋既想借金军之手收复燕京,还想依靠外交手段轻取西京,自己不想出力,全是在利用金国。

金人对宋朝的不满情绪在积聚,谈判中变得更加强硬起来,女真使者蒲家奴首先发难:“去年我国派使者访宋,相约攻辽,我军屯兵等候回音。不知什么原因,滞留我方使节,在汴京一住就是几月。误了军期不说,还不派使节前来报聘,只令人渡海送来一纸空文,这不是断绝之意是什么?这且不说了:既是夹攻,我国自去年十一月出兵,今年正月到达中京,三月到达西京,已是半年,受尽了千辛万苦。贵朝才于五月出兵,慢慢的占稳占奸,还说什么夹攻?这一段也不说了。贵国皇帝有约在先,去年不遣使就是失信,今年贵方虽出兵,但没有通知我们,也算失约!如果不打下燕京,不仅是我国的心腹之乱,也会祸及南朝。你们既然打不下,我们皇帝已决定亲自去打燕京,待打下了燕京,给与不给再行商量。”

马植据理力争抗辨道:“大国所行,指天为信。前岁贵国皇帝持着良嗣之手说:我既已答应燕京给南朝,就是我得到了也照样如约,绝不失信,并指天为誓。皇帝怎可背天!何况,燕京说好由我们宋朝攻取。”蒲家奴微微一笑,“我们皇帝许将燕京交与南朝,每年五十万岁帛要依契丹旧例。但有一句话要说与使人听,不要说我们允燕京六州二十四县交予南朝,就是不交予你们,你们敢不依契丹旧例给我们岁帛?再着说,攻燕京是你们童贯派人请我们去的,还说打下来后给我们丰厚的报酬。”

马植胸膛都快气炸了,童贯暗地居然干出这样的蠢事!

女真铁骑一个月就打下了只剩几千兵力的燕京。

金人开始层层加码,不仅索要一年五十万的岁币岁帛,还要索取燕京赋税。

宣和五年正月,金使李靖来到汴梁。为了得到燕京,徽宗在正月五日欢送他归国的宴会上,拉着李靖手道:“赋税之事,事出无名,本实难从,但照顾两国交好,可以酌中商量,方可实行。”

马植只好再赴燕京谈判,金国要每年一百万贯的财物,相当于燕京每年税收的五分之一,名为“燕京代税钱”,这一百万贯如折合成白银,最少也是五十万两。金人还不要钱,要货物,而且货物种类由金方来定,宋不能推托没有。对于这些苛刻至极的条件,他据理力争:“本朝出兵涿、易两州也是有功的,如今说这些,毫无道理,再说本朝只许二十万,不敢擅增一分!”金人知道马植在谈判桌上的厉害,索性让这个难缠的对手回汴京请示,半个月之内答复。马植回到雄州,将这次会谈的结果上奏朝廷,等待指示。

十天后,徽宗从汴京飞马传出一道铺递金牌,对于金人提出条件,陛下一口应允。还密令马植借此机会,使金朝将西京一并归还我国。可金人根本不理徽宗的如意算盘,提出若交还西京,还需一次交纳二十万两的西京犒军费。面对金人越发得寸进尺,马植反驳道:“我朝答应的一百万贯已包括西京犒军之需,不然我朝岂能答应一百万之数?”面对此语,金方使者代表——曾经把马植当俘虏押送的兀术打趣道:“我家皇帝言赵皇大度,我增一百万,一言不辞,今求西京,何辞以据?”

面对金国的这些无理要求,朝廷还是全盘接受,不敢违背。朝中群臣的无能可见一斑。在金人的一味索求之下,群臣只会步步退缩,委曲求全,又胡乱干涉谈判进程,全不理马植的建议。

除了无能外,朝廷还干了件昏聩到极点的事,让女真人怒不可遏,给了金兵入侵的借口。

这件祸事是由“四镇”之一的“东怀”惹起的!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