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北宋仕途> 第二百三十三章 封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三章 封赏(1 / 2)



赵顼确实有赏赐沈欢一家子的意思。

他也是从报纸上得知沈欢有后的消息。当时也愣住了。最后才为这位早就结实的亦臣亦友的沈欢高兴。接着就是思虑了。有后对于人生来说。是一件大事。相信很多与沈欢有关系的人都会趁这个机会送点礼物来做贺礼。

他该不该也送点什么呢?

赵顼犹豫了。他贵为帝王。每个举动。就算没有深意。别人也会揣摩成很多原因。赏沈欢。在别人眼里。意义就重大了。他有点懊恼。这个皇帝。做得还真累!连送点什么。都要考虑个一

其实更懊恼的是他不知该送什么。钱财的话。说实在的。他也知道。这点沈欢是看不上的。若是官职。也太没道理了。没有借口呀。让对方到海州。本来就有借贬的借口保全的意思。如果这个时候赏赐。这一年的工夫。就白费

烦的厉害的他。竟然找来司马光。询问自己该怎么做。

“官家。你……是在问臣吗?”在福宁殿里头。司马光差点站不住了。一个鞠躬。很是生硬。他怀疑自己听错了。刚才官家竟然问他沈子贤快有后了。该如何赏赐?

“不错。正是问司马相公。”赵顼点头说道。“你也知道。子贤什么都不缺。朕该给他什么才好。”

司马光顿时哭笑不得了。都有点无语了。这个天下。竟然有这样的事。臣子家要生孩子。作为帝王竟然还要问另一个大臣该赏什么?若是往年。司马光早就义正词严地反对了。会以财政结局为借口。又谏一番要节约。

好在如今朝堂总算宽裕许多了。特别是今年以来。财政不大拮据了。不论如何。他免役钱越收越多——民间愿意交钱不愿服徭役的百姓越来越多。也接受了这个免役钱的说法。而有了免役钱。就能招收更多的厢军去服役。一结算。还有结余。这样一来。又加上省掉数万厢军地军饷。这些钱财。就可观了。若再算上邮政驿站裁掉的厢军。这些钱。数目可就大了。

这不。今年以来。这些零零总总。财政就多出了几百万贯。而开支又相对往年来说减了。这样一个算法。哈。大宋朝堂的日子总算有点好过了。至少今年地司马光不像去年一样到处相办法抠钱了——当然。这一切。也是王安石变法举措的作用。可是。大多法令。司马光依然不敢苟同!

正是因为这样。官家说要赏赐沈欢。他才没有反对。他心里也认为官家会在财物上作文章。

想了想。司马光只能答表了心意。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陛下贵为帝王。就算赏平常事物。臣子也该奉为宝物小心保管。陛下又何必为送什么苦恼呢?”

赵顼苦笑道:“话是这般说。可子贤不是平常人。朕自不能让他委屈了。司马相公。你也知道让子贤到海州已经是委屈了他。若不在其他地方补回来。朕于心不安呀!”

司马光默然。沈欢是他的学生。能得官家看重。他自也是高兴。不过他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若是官家赏赐太厚。必会引起朝臣注目。有注目就会有羡慕有嫉妒。有嫉妒就会生事。到时就又是祸事了!

沉吟片刻。司马光说道:“陛下。不如这样。从皇家内院里拿出一两件奇珍。赏赐一番也就是了。想必可以令很多人满意了。子贤这个人臣了解。不好财物。必不会对官家产生什么怨言。何况他家也只是传出喜讯而已。能赏赐已经是对臣下的看重了。又不是什么大功大劳!陛下以为如何?”

赵顼叹道:“司马相公。朕就是知道子贤不爱财物。这才为难呀。奇珍倒是可以拿得出手。不过。司马相公。你觉得不应该在其他地方做些赏

“奇他地方?”司马光倒是奇怪了。说实在的。他对沈欢这家伙在海州做地事有满不满。满意自不说了。远在千里之外。依然能混得风生水起。这个免役法还是他献上的。又鼓捣出什么报纸来。引得连京城之人都侧目了;最近还听说要办什么大学。把欧阳老大人都吸引了过去。这孩子。到哪里都不安生呀!

司马光对他既是欣慰又是无奈。这不。连有孩子的信息都能登在报上让天下之人都知道。这……简直是太过了!如果沈欢就在眼前。肯定要给他一顿数落。当然。如果沈欢知道。肯定也会大脚冤枉。这全都是欧阳发那兔崽子搞出来地。与他有什么关系?冤啊!

对于司马光的疑问。赵顼犹豫了片刻。道:“司马相公。别人不清楚也就罢了。可你与朕都是清楚的。现在海州在大搞那个海军。现在郭逵也来报了。说海军进展顺利。过些日子就能有五十条海船左右。可以一次运送上万的海军兵员。没有花朝廷一文钱。就有如此规模。这些都是子贤的功劳呀。而且按他们的计划。这个海船。要达到五百艘以上。能运送十万兵员的规模。到时海上数百海船竞帆而行。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子贤有功如此。若不好好赏赐。朕怎么过意得去?可是海军还保密。不能大张旗鼓去宣传。因此这个赏赐才落下了。不如趁这个机会。一并给子贤赏赐算了!”万不可呀!”司马光大惊失色。“功必赏。过必罚。这是执政者行事的准则。海军归海军。喜事归喜事。如果陛下在这里大做文章。大家只知道因子贤要有孩子。陛下就大大赏赐——海军是大功。想必陛下不会以钱财之物做赏赐。必会升官加爵。那样地话就坏了。别人不知道有海军之功。只会认为陛下太过宠幸子贤。连赏赐都过了。这样对子贤对陛下都不是好事。陛下。三思呀!”

“啊?”赵顼有点恼了。“朕要赏什么都要看别人的眼色不成?”

司马光道:“有功要赏。臣当然会赞同陛下的做法。可是却不能同意以喜讯作为赏赐的借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打仗还要师出有名。这个升官加爵地赏赐。陛下就打算以这个有后作为借口?这不是糊弄群臣吗。恕臣万万不能同意!”

赵顼顿时无奈了:“可是这个海军差不多要十年才能功成。难道要十年之后才去赏赐?朕恐怕会让子贤寒心呀。再说了……唉。司马相公。说句不好听的话。十年之后。你与朕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到时谁给子贤来奏功?”

司马光心头大震。颤声说道:“陛下何来这等丧气话。陛下正当年少。是大有为之时。陛下虽然不才。却也自在陛下一朝终老直至西归!”

赵顼连连笑道:“相公忠心。朕自是了解。朕刚才不过是一时有感。口快而已。相公不必当真。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才是朕现在就要赏赐子贤的初衷呀!”

司马光径自说道:“陛下放心。子贤这个人臣了解。不是贪图功劳赏赐之人。十年时间。他还年轻。自可等得!到时待海军做下更大地功绩。陛下再一并赏了即可!臣也想看着那种场面呢!”

赵顼哈哈大笑。心情好了许多。这个“更大的功绩”是什么。他们两人心知肚明——海军的战略功用。是什么。不就是北望幽云吗?这才是老赵家百年来地愿望所在呀。作为帝王。没有一个不指望有更大的武功!

司马光突然又道:“陛下。若要对子贤好。不如给他更大的自由去做一番事业吧。这个海州。看他经营得很是不错。据说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以水泥做路。又坚又快。现在他们又与扬州一道修路。到时在淮南路就会出现两州皆是水泥路相通地景况了!若能给他更多权限。以子贤之才。发挥出来。应当有更大的成就!”

赵顼笑着说道:“朕给他的权限还不大吗?司马相公也许不知道。子贤未去之前。曾与朕有个约定。那就是只要他在海州此前赋税地基础上翻了其他经济之事。海州都是他说了算!你说。这个权限大不?”

“什么?”司马光惊愕了。他刚才让赵顼给沈欢一些自由。存了一点私心:一是为沈欢考虑。沈欢才华卓著。司马光当然了解。可他也清楚沈欢做事有时候太过骇人了一些。现在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州。没人管束。估计更会放肆了。人一放肆。难免就要触犯忌讳。那就不是好事了。现在让官家给沈欢一些自由。不过是提前要了个保全的圣旨。一旦出事。还可以补救。

其次就是为了自己一方的利益考虑了。他在朝堂上与王安石一方像剑拔弩张一样。大家都像在做生死搏斗。王安石一方奉行地是征诛之术。对朝臣不合作者都要打压。以至不少耿直的朝臣都给贬了出去。特别是言官。力量越来越小了。现在朝堂里。司马光能倚为臂助的。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就范纯仁苏辙等人而已!

沈欢算是他最大的助手了。沈欢如果能有更大的权限。发挥出更大地功用。也是他这一方的利益所在。若能以此抗衡王安石一方。那估计更完美了。因此。不管是为了沈欢还是自己一方考虑。都要给他这个学生做保做便利——当然。有些事。不能太过了。比如这个升官加爵的赏赐。乍看是很好。可一旦造成坏的印不利了。

赵顼看着司马光惊愕的模样。好像很开心。笑道:“司马相公是否担忧子贤做不出赋税翻一番的成绩出来?若是这样。大可放心了。据朕了解。这个海州与扬州在建的水泥大道。花费就超过十万贯钱!子贤是谨慎人。不可能拿海州本来的赋税投入进去吧?呵呵。想必是有更多的门道了!”

“可是……”司马光担心的就是这个。生怕沈欢脑子发热。在海州乱搞。连与官家约定都搞得出来。还有什么不敢做地?

赵顼又道:“若是司马相公还担心。朕还可以告诉你一个消息。郭逵来奏说在造海军军船了。三四十艘的规模呢。这个相公是知道的。可有一点你也许不知道。郭逵说了。这些造船地钱。都是子贤那里得来的。有五十万贯之多呢!五十万贯呀。卖了整个海州都没有那般多!也就是说。子贤肯定找到了一个生财的法门。一年比这个五十万贯还要多的法门!”

司马光也给震撼了一把。五十万贯不是个小数目。然而沈欢就拿去建海军了。心疼呀。他忙死累活。为朝廷各处打算。也不过是为了财政宽裕而已。现在好了。他这个学生。径自拿出这般多的钱花了。若是能上交朝廷……那是多么好的事呀。败家。真是败家!此赚钱?”司马光像是在喃喃自语。

赵顼听清楚了。笑道:“什么法门。子贤没说。郭逵也没说清楚。看来是他们在做些隐瞒呀!也许是处于别种考虑吧。司马相公放心。朕与子贤是有约定地。只要他交上海州此钱两倍地赋税。其他钱。他怎么用。朕都不会有话说!”

司马光一下子明白了。这个沈欢一定是去海州前就有了考虑。否则怎么会做出与官家做约定的事来。现在好了。眼看几十万上百万贯地钱都给他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他们在这里反而又没有法子!

叹了口气。司马光说道:“是否有那么多赋税。到年底又转运使解到朝廷就知道好奇沈欢是如何做出这些功绩来了。也在期盼年底的总结。当然。在此之前。他还要为如何赏赐烦恼。司马光这里是没有确切的回答了。也否认了他升官加爵的主意。这下子他又更苦恼了。

好在除了司马光他还别的选择。那就是处于深宫的曹老太后。作为仁宗朝从皇后到太后再到太皇太后的她。用一句话可以形容——吃过的盐比别人吃过的饭还要多!若是让沈欢来形容。肯定会说她是“老妖”级地人物了。特别是这个时代。出里不好有名的太后。这个曹太后也算榜上有。自也不可小觑。

曹老太后最近迷上了摆弄花草。在她的慈寿宫的院落。用花盆移植了不少御花园的奇花异草。就是在这个深秋的季节里头。也有着不少花草还茂盛着。赵顼来的时候。她就坐在一张椅子上。拿着小剪刀给一盆菊花削减枝条。很认真。很仔细。就像在摆弄一件艺术品一样。

她让下人给官家抬来一张椅子。摆在她的旁边。好让两人坐着说话。看到赵顼犹豫的模样。曹老太后微微笑着遣退了下人。院子里一下只剩他们奶孙二人了。

“官家。是否又遇上什么为难之事了?”曹老太后停下手中的活儿。回头问道。赵顼对这位来太后很尊重。若有闲暇都会来请安。不过若是无事。都会聊些家常之事罢了。现在郑重地模样。肯定又是其他难事了。曹老太后算是人精了。岂有看不出来的道理。她也不废话。直接就问了。

赵顼皱了皱每天。他刚从召见司马光那里过来。为的当然是赏赐沈欢一事。他总觉得不给些重大的赏赐就会于心不安。只好把自己的为难都向这位深宫老人说了出来。

听完官家的诉说。曹老太后也皱了下眉头。不自禁说了一句:“这个沈欢。也有孩子了吗?哦。是了。他今年也二十出头了……我们的宝安。也二十了吧?”

赵顼一愣。怎么扯到宝安公主那里去了?难道说宝安对沈欢感情一事。连老太后都看出来了?不由有点慌了。生怕给这位老太后发现什么。

“娘娘。朕在沈子贤这个年纪。都是几个孩子的父亲了。只是可惜……有些未养成而已。”他有点哀伤了。这个时代。婴儿出生根本没有保障。特别容易夭折。他有几个孩子都是这样出世没几天就去了。作为父亲。总是哀伤。而且现在看来。他皇室一脉。更有这种忧虑。像仁宗皇帝。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最后竟然连一个皇子都养不下来;还有英宗皇帝。也就养活了他三兄弟而已。想来就心酸!

曹老太后开解道:“官家务须太过悲伤。这个子孙多与不多。是天命。天要你多子多孙还是什么。自有其道。顺其自然就是了!给你这样一说。哀家也总算明白你为何会要大大赏赐那个沈欢了。官家赏赐。是大喜。希望能保佑那个未出生的孩子安全落地。是

赵顼给转移了注意力。强笑道:“娘娘要这样说。朕还真觉得是为了沈家那个未出生地孩子考虑了。哈哈!”

曹老太后也微微一笑。她年纪大了。总有点信天命。当然也不希望看到别人不好。特别是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孩子。作为仁宗地皇后。未能留下子嗣。早就遗憾不已。但是作为女人总有一股母性要发挥。这时刻。她也深深同意给沈欢一些赏赐了。

当然。赵顼随便会说出海军一事来。曹老太后好像一直都不喜欢他用兵。这等兵事就不拿出来让她忧心了。现在就纯粹谈怎么就沈家有后来说事吧。

考虑了一下。曹老太后说道:“大臣有后。官家要赏赐也不是没有前例。这是为了告诉那个大臣官家对他很看重。当然了。这个告诉的范围也大了。给赏赐。其他大臣也看在眼里。因此。这个赏赐。如何赏赐。赏赐什么。对于皇家来说。也是有考究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