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北宋仕途> 第一百九十四章 帝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四章 帝宠(1 / 2)



听到司马光的急切。沈欢突然有点尴尬。道:“老师。此策唯一缺点就要花的时间要长了一些。学生说过。此事关系重大。不能一蹴而就。再说天下各路情况都不一样。需要也不一样。相对来说。江南诸路需要大一点。西北西南小一点。那么就要分阶段实施。先从需要大的各路开始建设。等有了成效。才能另外开发诸路。怎么说开驿站。总得有个场所什么的。先期朝廷还是要花费一点投资的。不然也不会说这是开源了。”

司马光不以为意。道:“子贤。你知道老夫并不是王介甫那般心急之人。几十万的厢军。妄想段时间之内裁掉。如果你是这种说法。老夫还不肯信你了呢!”

沈欢还是忧道:“学生算过了。第一、二年从江南几省开始办起。之后才要用两三年蔓延至其他地区。要大规模见效。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老师。你不觉得太慢了吗?”

司马光沉吟着说道:“五年三十万作用的厢军。一年下来能省几百万贯钱。若单是这样。当然不及王介甫所行之法。然而这个算法却不能这样简单呀。子贤。你是在考究老夫吧。你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个数还要多加一次呢!厢军本来就是要多花这几百万贯的。现在不用从财政里出了。一进一出。等于两倍了呀!”沈欢愁道:“算法是这样没错。学生也知道必须要花这么多时间。然而我们可以等。那官家呢?老师。您也知道。官家是一个心急之人呀!如果把时间说得太长。他一犹豫。不肯花力气去做。那就不妙了!”

司马光也是一阵沉默。良久之后说道:“那老夫只能坚持此策了。有利无害。想必官家还是要给老夫一个薄面地。就是王介甫也不敢反对!子贤。此策是否已成。要趁韩相公现在支持老夫他又还在的时候献上此策。免得夜长梦多!”

沈欢笑了:“若没有定计。哪敢来烦扰老师!”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小本子。递给司马光。“老师。学生能想到的。基本上都写在这上面了。哪里有不妥之处。还需老师更正。”

“倒也不薄呀!”司马光笑着接了过来。摊开看了几页。点了点头。“不错不错。写得很详细。基本上要涉及的地方都考虑到了!”

沈欢嘿然得意。这个邮政驿站。正是他移植了后世地邮政系统而来。在后世。邮政系统对于国计民生。一度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在宋代。很多条件都不成熟。不可能真像后世的邮政一般面面俱到。他只要这个邮政的框架而已。这个框架只要定型。一点点铺到下面去。也算是个人力密集型的工程。这个工程。正可以解决宋朝日益严重地厢军问题!

如果真能通过“开源”把这几十万厢军通通裁掉。甩掉一个财政大包袱。节省的财政。一年下来。足够宋朝用于其他用度了。哪里用像王安石一般。千方百计去想从哪里能抠出钱来!

邮政驿站。大概能裁掉一半的厢军。以后只要再想出一些办法把另外一半地厢军裁掉。那么相对于宋代来说便是千古功臣了!王安石所行之法。并没有涉及到根本。这才是大宋财政拮据地主因呀!若说财政之丰。有哪个朝代能比得过宋朝呢?沈欢现在想想。倒有点睥睨王安石的气概了!

司马光拿到本子。又习惯行地投入了。吩咐沈欢先回去。看看还有什么好的计策能解决厢军这个麻烦----从这一刻起。他司马光一系。也不是没有政治主张了。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总以大义去谴责王安石!他也清楚。没有一点实干之才。年轻的官家是不会重用的了。现在。为裁掉厢军而思虑。就是他司马光的主张。甚至会持续多年。以此作为对抗王安石的资本!

沈欢在他眼中。也越来越重要。超越了一般老师对学生的期望。

司马光不肯停歇。只花了两日的时间。就渐渐把邮政驿站的系统给完善了。写成奏章。一把送了上去。让官家看一看。

三月将到。人间地春气。越来越盛了。就是处于北方的开封。也暖了许多。这一日。官家有把政事堂的几位召集过来举行一次会议。其中还有三司使韩绛与枢密使文彦博。会议的主题。就是以司马光所上的奏章为议。裁厢军。成为讨论的重点。

“诸位。此事你们以为如何?”赵顼大是兴奋地问道。昨日他拿到了司马光地一本《裁军议》地奏章。初不以为意。无聊之下。看了下去。却发现其中的利处。越看越兴奋。最终难以遏止。翌日一早。散了早朝。就把众人召来商议了。

司马光在奏章里详细列举了这几年三司地数据。证明了厢军这个大包袱是拖累大宋财政的难题。细细说明了邮政驿站的施行之后。最后又大是赞叹它的好处。用司马光的话来说就是“一旦裁军功成。财政之余。可以补足其他;陛下之愿。亦有余财行之。千古之功。正在眼下!”

“千古之功”大大地打入了赵顼的心坎。他的愿望是什么。不就是成为可以比肩汉武唐宗的千古明君么!这两人都是以武功享誉后世。论文治之盛。已经比不过本朝的仁宗皇帝。要超越。更是难事。那么就只能从武功方面入手。然而接手大宋天下之后。不说拿钱去做什么强盛武功之事了。就是连日常花费。也感到窘迫。大大挫败了他的锐气。心里怎能不愤怒呢?

仔细一想。朝廷财政拮据地局面。不正如司马光所说的吗。都是给厢军这个无用的包袱给拖累了!如果能把他们裁掉。省下来几千万贯钱……哟。赵顼吸了口凉气。真是不敢想象了!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他才迫不及待地要众臣商议这个《裁军议》。为此他让人连夜抄录了好几份。待几位大臣一过来。就一一发到他们手中。让他们仔细看看。一刻钟之后。几人都看完了。他就开始发话了。

司马光作为奏章的发起人。知道今天来此地作用更多是提供咨询。因此并不回答。老神在在地低眉垂头。

赵顼的问话才落。宰相韩琦一反常态地沉默。率先出列说道:“陛下。司马光参政此议。足以彪炳千古。若真能成功。实在是有宋以来之功绩。臣没有什么话要说的了!”

赵顼激动了。难得啊。真是难得!宰相韩琦。在朝中总是稳重的姿态。就是议事。也总是最后一个发表意见。大多意见都是颇为中庸的。有反对。也有赞同。各打五十大板。少有今日这般一站出来就支持地态度。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他对司马光此诣的支持!

“这么说韩相公是赞同的了?”赵顼语音都有点噎住了。做了两年皇帝。好不容易出了个王安石。所行之法。充实了国库。稍稍让他看到了希望;如今又出一个司马光。所倡之议。更是要见成效----这点上司马光听从沈欢地建议。在给官家地奏章中。只提好处。对于要花的时间稍稍隐秘不提。由此凸显出效果!

韩琦沉声说道:“司马参政之议。大体分为两个步骤。先由河北几路与江南诸路施行。从当地厢兵遴选自愿之人进入邮政驿站;等有了成效之后。再推行到天下各路。实在是老成谋国之略。从开始到结束。一一作了说明。臣已经没有什么要说的了!陛下。此议百利无害。比某些人要做的法令要出色得多了!”

韩琦现在已经打了要挺司马光的主意。当然不会在这会儿为难对方。大大赞扬了一番;其实他对司马光这个举动也是甚为震惊。前几日对方还在抱怨无计可施。现在才几天的功夫。就鼓捣出一个令人吃惊的主张来。实在是太过惊人了……刚才看奏章的时候。他脑子里时不时浮现出沈欢的景象。从中可以看出此人前后的身影。也许。这个年轻人。越来越值得期待了!

当然。末了一句。纯粹是为了打击王安石所致。这几日他在朝堂与王安石地纠缠。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大有不死不休的气势。在深得官家信任的王安石面前。他本来大有无力之感。如今司马光裁军议一出。令他气势大振。颇有久旱逢甘露之意。

“甚好甚好!”赵顼只能以此来掩饰心头的尴尬。韩琦对王安石的敲打。令他心头也无奈。他就奇怪了。为什么都是为了帝国行法。王安石就遭来一片反对。司马光主张一出。连韩琦这个老家伙都放下姿态去支持了呢?

想了想。赵顼问道:“韩三司、文老。此事涉及三司与军务。你等是何意思?”

文彦博淡淡地笑道:“正如君实所说。厢军只是一个包袱。若能甩掉。臣乐意之至。要如何去做。臣枢密一院。自会配合。陛下大可放心!”

文彦博也赞同了。让韩绛心头一跳。他也看清了形势。今日之会。司马光三人。展开了对王安石地打压----而且打压得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因为他们也拿出了可行地主张!

“陛下。臣仔细看了奏章。其中之法。臣自也是赞同的。不过……”韩绛现在已经与王安石是同一条船上地蚱蜢。深深地落下了对方的烙印。王安石一失势。他也不好过。因此只能竭尽全力去非难司马光的策略了。“陛下。此法要在全国大开驿站。虽然奏章也说不费军马。不过也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否则难以办到。如今财政拮据。恐怕……”

他的意思也明显。就是在钱一事上为难司马光。没有钱。你办不了事;要钱。有为难财政。为难财政。就是为难皇帝。皇帝为难。同不同意此法。就不是他地事了。而是皇帝心头的大事。

这种令人失望的回答。韩琦就先受不了了。正色喝道:“韩三司。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裁军之策。功利自见。先期只要花上一些投资。就能令厢军自产。从今以后不再为难财政。实在是一劳永逸之策。你竟然要为难?你说财政拮据。那青苗钱与市易钱。也是要财政投资的。你之前为什么不反对?如今裁军之议。不过是要花些钱建个场所罢了。就为难你了?”

韩琦现在句句不离敲打王安石地新法。加上自有道理。令韩绛好不为难。不敢反驳。

“好了!”赵顼不耐烦地喝了一声。“朕现在只想就裁军之议商讨其可行性。其他不论。韩三司。你只要说此计可不可行!”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