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总解道,“博客只是发博客,虽然有留言版这个功能,但归根到底,他的互动性非常弱。他有一些像新闻一样,大家看完了就关掉,很少有人参与其中。但我们的微博,他的核心价值,就是互动。他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微博上的内容,同时,这一些内容,还更为的吸引他们加入。一但无数人们加入其中,那么,人们就再也离不开微博了。”
“说得太好了。”
李开复大是感慨,“你这么一说,我已经可以看到。未来你们的这个微博,恐怕要流行整个世界。”
“呵呵,或许吧。”
张宁只是笑笑,没有往下回答。
微博当然可以流行世界。
只不过,暂时张宁还没有想彻底进入国际市场。
“好了,不说微博了,说说你们的创新工厂,我对你们的这个风投公司很感兴趣。”
创新工厂属于风投公司。
不过,与那种特别大的风投公司并不一样。
创新工厂属于那种比较小型的投资公司。
这有一些像后世的天使投资公司一样,属于个人的,或者小型化的公司。
他们投资的一些公司,也更多的倾向于潜力挖掘。
也就是在他们还没有被大型公司看上的时候,他们就直接进入。
这一块,后世的雷军做得最好。
“这块我们也是刚做,不过,托你们企鹅微博的福,借助微博的影响力,我们创新工厂也算是打响了名气。最近几天,已经有一百多份意向融资计划发到了我的邮箱。不过,大都是一些没有什么潜力的,有的甚至在开玩笑,就如一份电脑融资的计划书里写道,他们决定开发一种普通人可以用得起的电脑,价格在3000左右,甚至在3000以下……”
“等等,你说什么,你说有人要开发3000元左右的电脑?”
“是呀,怎么了,你觉得这样的计划有潜力?”
“我倒觉得不错,你想想,3000元左右的电脑,这不是普通人都用得起了嘛。”
“呵呵,张宁兄弟,你想得太简单了。电脑的利润其实非常低,特别是国产电脑。各方面都受制于国外,比如cpu,主板,显卡……基本上,国内的电脑就是组装一下。没有太大的利润,3000元左右的电脑想法是不错,但却不可能实现。”
只是张宁却是对这个方案很感兴趣,说道,“这么说,开复,你们对这个计划没什么兴趣了?”
“没有。怎么,张宁兄弟,你有想法?”
“我感觉还可以。”
“不如这样,我将对方的联系方式与计划书发给你,回头,你联系一下他。”
“太好了,那就谢谢开复了。”
……
吴海军。
看着吴海军的资料,张宁越来越有兴趣。
吴海军这个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