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神器偷盗者> 第九章 天下大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天下大势(1 / 1)



云默抓住了欧阳致远眼中一闪而过的恐惧,知道他已经明白自己的弦外之音。心里不禁赞叹道:“这人的机智超乎我的想象。十六岁的少年就有如此心智和城府,绝非池中之物。若再有能成悍将加以辅佐,假以时日,定能一飞冲天,震九霄,撼帝阙。

监牢内陷入了十分诡异的静,三人都没有说话,而而是静静的喝着水,心里都在盘算着各自的心事。

陈西白首先打破了沉默,说道:“云老弟,我不是记得你们云家祖先曾在太祖的面前发下毒誓,子孙后代,永远忠于大陈皇室的吗?作为云家后人,你怎么能有这种想法?”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那姓林的都把屠刀架在我云家的脖子上了,我云家难道还要忍气吞声,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无端被杀吗?”说着,云默这个铁骨铮铮的六尺男儿,流下了热泪,哽咽的说:“你们不知道的是,十五年前,先皇在病危时下达密旨,要将我云家满门抄斩。幸亏司马且将军还有封昊然尚书拼死相救,才保我云家安然无事。”

欧阳致远和陈西白并没有再说什么,他们也说不出什么了。这种被背叛,被弄的家破人亡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过了许久,欧阳致远将他手中的粗制茶杯往地上一摔,义愤填膺地说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天是该换换了。”

云默哭的更伤心了,他多年云游四海,不曾着家,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敢冒天下之大不为,愿意为他抱这血海深仇的人。现在,他认为他找到了。

待云默平复了一下悲伤的心情,欧阳致远问道:“为什么会选择我?或者说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我的。”

云默答道:“在胡定策到虞宝来的酒肆抢人的时候,四周围观的百姓都不敢出手。就你敢挺身而出,不但打伤了胡定策,而且还顺利的保全了自己,这份机智绝对异于常人。”

见别人夸自己,欧阳致远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云默话锋一转,佯怒道:“但我与欧阳兄第一次见面时,欧阳兄为什么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呢?”

听云默所问,欧阳致远想了好一会,才答道:“江湖险恶,人心叵测。稍有不慎,就会被奸人所害。所以人在江湖,还是小心点好啊。但在下实在没想到云兄和陈兄竟然是如此高义之人,能与两位阁下称兄道弟,真是在下三生有幸啊!”

云默和陈西白对欧阳致远的夸奖十分受用,虽然嘴上不做任何表示,但心里早已了乐开了花。”

云默心中啧啧赞叹道:“回答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胸中沟壑纵横。对世事有如此之多,如此之精的领悟,此人治世必能造福一方,乱世必能马踏天下,戡乱乾坤。而且有情有义,是一个值得追随的人。”

“为什么是现在?”欧阳致远问道。

云默仅仅回答了一个字:“势。”

陈西白问道问:“什么势?”

云默答道:“天下大势。”

“大势所趋,神佛难当。”欧阳致远笑道:“好一个‘天下大势’愿问其详。”

云默问道:“宣王林鞅,你们知道吗?”

陈西白不假思索的答道:“当然知道,他是当今圣上的胞弟,礼贤下士,待人和善,素有‘贤王‘的美名。”

令欧阳致远非常奇怪的是,陈西白说这话时,他的拳头始终紧握着,好像和那个什么宣王有深仇大恨。

云默叹息一声,说道:“他的虚名连你们这些底层军官都知道了,可见他的名气有多大。”想了一会,他又问道:“那依陈老哥看来,宣王这个人怎样?”

闻听此问,压抑在陈西白心中的怒火如火山喷发时的岩浆一样,喷涌而出。血灌瞳仁,拍案而起,说道:“他……他简直不是人。”

陈西白的反应让欧阳致远十分意外,而云默就像早有预料一般,仍旧自顾自的喝着水,看着陈西白。

就听陈西白说道:“他为了在军队中安插他的党羽,竟然与北方胡人相互勾结,提供给胡人我北方的军队驻防图,使得胡人每次都和能找到我军的薄弱之处进行打击,北方大军损失惨重。宣王趁机就派自己的亲信去北方军队中执掌军队。只要宣王的亲信在的地方,就相安无事,而没有他亲信在的地方则受到了胡人的猛烈进攻,我的袍泽大都战死沙场……”

听云默所言,欧阳致远心中除了震惊,还有就是极大的愤慨。身为大陈皇子,竟然私通敌国,这与卖国贼有何两样?

云默淡淡的说道:“宣王在圣上还未登基时,就太子之位而与其争的死去活来。因为圣上曾在军中任职,南征北战,故深得军方支持。而宣王长期担任吏部尚书,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可以说得到了文官集团的支持。这让先皇在立太子的时候十分为难。”

云默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先皇暴病而死,驾崩的十分突然,来不及立下遗诏。所以两人在先皇驾崩后就掀起了惨烈的皇位争夺战。最后圣上在大将军司马且的支持和帮助下登上帝位,宣王惨败。他见圣上登基即位已成定局,为了保命,就唆使文官集团集体上表死谏,逼迫圣上立下不对宣王刀斧加身的誓言。自此之后,宣王更加无法无天。一方面继续交好文官,经常暗中指使文官集团与皇帝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就像陈将军说的那样,与塞外的胡人暗通管曲,让他们经常袭扰边关,使我大陈军队消耗严重。而宣王就趁机派自己的人参军,试图掌握军队。致使现在有的军队连大将军司马且都无法指挥的了,这一点陈将军身在军中,应该知道的更多吧。”

陈西白点了点头,说道:“说实话,现在可以说是圣上嫡系部队的仅仅只有驻札在益州的铁鹰,虎威,虎牙三营共六万人,还有就是驻扎徐州地区的镇武营和威武营四万人。其他的部队或多或少的都被宣王掺了沙子。现在宣王正在想染指徐州驻军,如果放任事态继续发展,连这最后五营都无法幸免。”

云默紧接着说道:“而且当今圣上膝下就一个年仅八岁太子和九岁的平阳公主,现在圣体欠安,早已是重病缠身。一旦圣上驾崩,太子年幼,根本无法掌握朝局,天下大乱为之不远矣!”

听完云默分析完天下大势,欧阳致远除了深深的震惊外,还有一些兴奋:“这是个迷乱的时代,但机遇处处都有,只要看你能不能准确的把握了。如果把握的好就能一飞冲天,把握不好就只能被当做蝼蚁给碾死”

见欧阳致远陷入了沉思,陈西白和云默并没有再说话了,他们都看着欧阳致远,想听听这个年轻人对当下时局的见解。

通过云默和陈西白的描述,欧阳致远脑子中对当下时局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的大陈已经是大厦将倾。作为最高统治者,皇帝已经完全丧失了文官集团的支持,而且也慢慢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欧阳致远摇头苦笑:“那个位置真的有那么诱人吗?”

陈西白和云默见欧阳致远摇头苦笑,还以为欧阳致远心中有什么计较了,便问道:“欧阳兄有什么计划了吗?”

欧阳致远没有搭他的茬,一些想法零散的就像碎片一样,需要时间去整理,拼接。

渐渐的,一个宏大的战略构想在欧阳致远的头脑中浮现。他说道:“参加科举,入朝为官,然后得到皇帝陛下的信任,争取到铁鹰,虎威,虎牙三营的指挥权。待天下大乱,便率军北出汉中,进入八百里秦川,逐鹿中原,问鼎天下。”

云默和陈西白不由的眼前一亮,的确,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构想和战略规划,但缺乏具体的指导的方针。于是问道:“欧阳兄,不知有什么具体方针吗?”

欧阳致远沉思一会,缓缓说道:“高筑城,广积粮,纳贤才,民如子,缓称王。”说完,便将杯中之物一干而尽,心里默念道:“朱重八同志,对不起啊,借用一下您老的方略。”

云默脸上充满了惊喜,把欧阳致远浑身上下扫视一遍,问道:“请问欧阳兄今年贵庚啊?”欧阳致远道:“年方十六。”云默说道:“十六岁?仅仅十六岁就有如此才智,提出如此健全而又成熟的方略,此策如果实行,天下可定。”

陈西白皱着眉头,问道:“为什么不选择威武营和镇武营?徐州是重要产粮地,适合大军驻扎和发展。不是比西北边陲好多少倍?”

欧阳致远说道:“徐州是产粮大州不假,但肯定有很多双眼睛盯着这里。战乱一开,这里必然是四战之地,如果我们选在这作为我们的根据地,必定会遭受莫大的压力。我们虽可取胜,实力却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防御作战中慢慢被消耗掉,那样我们就会失去一争天下的机会。益州就不一样了,那里物产虽不如江南之地,但胜在地广。只要有土地我们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粮食。不但如此,西北边陲不太引人注意,我们只需严守汉中郡和巴郡,就可以让我们的安全无虞。我们静静的发展实力,待时机成熟,就可以东出或北进,问鼎天下”

云默和陈西白对欧阳致远的战略眼光大加赞叹,心里暗道:“如此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如依此计,大事可期。”

秉烛夜谈,三人都是大开眼界。陈西白和云默两人一文一武,完善了欧阳致远的战略构想。待谈话结束时,日出东方,天下大亮。

几名衙役的到来打断了三人的谈话。那几名衙役打开牢门,说道:“马上就要升堂了,几位,移步吧!”

三人站起身,拍了拍自己身上的泥土,互相看了几眼,露出了轻松的微笑。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求票票,求大家支持)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