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枪是泥像先生的私人定制,全世界止此一支,付出的代价是他的八成身家;他脚下的六驱越野车性能卓越,并经过了全方位强化改装,而其价值却不足以买下这支枪的半个瞄具。
泥像先生给这把心爱的、珍贵的狙击枪起了一个很有禅意的名字——接引。
明白人一定都知道,这种接引肯定不是往上,而是往下。
那把短些的枪看起来是突击步枪,只有八十公分长短,折叠枪托伸直以后也只有一米长,而枪管更细,外径只有一公分;制造者似乎对钢材质量极其自信,枪管厚度居然只有一毫米。
折叠枪托的阳面刻有一个龇牙咧嘴、尖牙滴血的狗头标志,图形下方有“狂犬”两个字;很明显这支枪是批量生产的,来自一个名叫狂犬的枪械制造机构。
这个龇牙咧嘴的狗头图形在那套暗褐色迷彩的C字形装甲上面也有,却多了两个字——黄粱。
装甲高约四十公分、长六十公分、宽三十公分;内部是一整块半公分厚的折成C字形的钢板,而外面通体密布一公分厚、麻将大小的甲片;整体看起来像是半个城墙模型。
黄粱,是一种热反应装甲,甲片有五层压力燃烧物质,一旦被子弹撞击就立马燃烧产生高温、撞击力量越大温度越高,继而在千分之一秒内将弹头融化成汁水。
黄粱专防各种枪弹与小型榴弹,是狙击手专用单兵装备;用枪械击穿这种装甲很难,需要在麻将大小的同一个地方连续击中六枪,这无异于做梦,所以名叫黄粱。
泥像先生将折叠的黄粱装甲撑开摆放在车顶,将突击步枪放在右手边,然后褪下狙击枪的两个弹夹检查了一遍再次装上并上膛;两个弹夹一大一小,明显关联于一粗一细两根枪管。
小弹夹装有十八枚射杀狙击弹,子弹长达十二公分,弹壳与弹头后部一般粗细,直径只有八毫米,显得很是细长;子弹有效射程三千米,弹头是双层材料制成,外层如闭合的六个花瓣,弹芯是合金穿甲材料,弹头击中即如花朵盛开,是以名叫金银花。
大弹夹装有六枚长达二十公分、弹头直径两公分的巨大子弹;这是一种火箭弹,严格来说是一种导弹,是精密而复杂的三段结构。
第一段是发射段,击发以后将另外两段弹体推射出膛;第二段是火箭段,弹体出膛射出十五米以后弹出方向尾翼并点火助推;第三段是弹头,其中包括制导装置、爆炸装置或其他特种功能装置。
这种高精尖的制导枪弹有多种特种弹头,现在弹夹里面最上一枚的弹头是黄色,代表弹头功能主要是爆炸与燃烧;另有红色的杀伤弹头、银色的破甲弹头、灰色的爆震与烟`雾弹头等特种功能。
枪射导弹是真正弹无虚发的单兵大杀器,而且使用不同的弹头能决定敌人的不同死法,是以名叫判官笔。
高精尖、威力大,自然价值不菲,泥像先生脚下的越野车价值大概只能装满三个判官笔弹夹,但他依然咬牙掏出分别装有银色和红色弹头的两个弹夹放在身旁备用,可见形势确实很严峻。
刚刚将装甲枪支摆放停当,远处就隐约传来汽车嗡鸣声,事实上距泥像先生的车抛锚三分钟不到。
将狙击枪端起来透过瞄具观察了片刻,也许是出于自信、也许是因为环境不适合,他并没有玩一些真真假假、声东击西的诡计的意思;不慌不忙将面前的黄粱装甲打开一个碗口大小的射击孔,将枪口伸出去,上半身趴下来开始瞄准。
这里地势较高,从瞄具镜头内可以看清前方三公里左右的情况,一辆飞奔的两轴汽车进入视线;他的镜头再未大幅晃动,视线锁定这辆车的前行路线,呼吸悠长,身体一动不动。
瞄具内的光学测距指示数据不断变化:2897……2566……2007……
右手食指将扳机上方的判官笔保险扭转到锁定档,瞄具镜头内的淡蓝色光电火控指示框锁定车头中间位置,一个红点开始在方框内部晃动。
距离1945
“嘭……”
一声闷响,前方十五米外燃起一道蓝汪汪的火焰,像一道闪电直直的射向那辆车的车头。
“梆……”
空中刚刚显现出一道淡淡的轨迹,那辆车的车头就在一声爆响中燃起一片火光。
“嘭……”
不等那中弹起火的汽车停下,泥像先生身体又是猛地一震,第二支判官笔出膛。
“当……”
这是一枚破甲弹,命中驾驶室位置的防弹玻璃,又是一声爆响。
“嘭……”
他并没有等待那枚破甲弹的效果显现,而是紧接着发射出第三枚判官笔。
“咚……”
第三枚判官笔的爆炸声异常沉闷,是从那辆车内部响起,随即那倒霉的车全身冒出浓烟,歪歪斜斜的一头撞进一片暗红色的植物丛中。
第三次爆炸声响起,泥像先生已经将镜头视线移开,再也没看向那辆车,听声音他就知道已经奏效。
车内不管有多少人都已经成了筛子,因为第三枚是杀伤弹。
他的瞄具的光电系统已经锁定了第二辆车,这是一辆三轴车,外形跟他脚下的猛士号相似。
“嘭……”
又是一枚判官笔出膛。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