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刹那间悲喜交集,喜的是王越竟会在此时突然出现,为他解围;悲的是入宫第一天就被这老家伙逼着一起欺君,心中难免有些惴惴不安。
刘辩疑惑地看着眼前二人,奇道:“王太傅和他约了什么事,可否告知本宫?”
王越脸色平静,淡淡道:“不敢欺瞒殿下。这刘琦武艺太差,实难胜任殿下伴读一职,臣想抽空好好调教他一番。”话语中暗暗捧了刘辩一把。
刘辩将目光转向刘琦,后者却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不由心生怀疑,斥问道:“刘琦,为何低头不语?”
刘琦本就心虚,只得硬着头皮编借口:“臣……臣想到早上败于殿下,心中惭愧,羞于见人。”
刘辩本就是一孩子,被两人或明或暗的这么一吹捧,也得意起来,扔下二人,独自离开了。
王越一直看着刘辩消失在眼前,才轻轻说了句“随我来”,带头走了。
刘琦擦了擦额上冷汗,又在心中诅咒了王越一遍,才追赶上去。王越带他去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上午来过的濯龙园练武场。
王越站在场中央,见刘琦正恨恨的盯着他,笑问道:“怎么,刚才害怕了?”
刘琦默然不语,只是沉着脸点点头。
王越看了,并不言语,只是抬头望着天空,过了好久才说道:“好。够坦白。”
又过了一会儿,见刘琦不解其意,王越接着问道:“你喜欢练武?”
刘琦这才开了口,道:“是。”
王越道:“你可愿意跟我学武?”
刘琦不解道:“您是不正在教殿下和小臣吗?”
王越脸露讥笑之色,反问刘琦道:“你觉得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刘琦快速回忆了一天情况,失望地摇摇头。
王越正色道:“皇子辩那套所谓功夫,只是耍给后宫妇人看的把戏,上不了大阵仗;而你有资质,有悟性,难道准备这几年就在宫中学些花拳秀腿吗?”说到后面,态度已可谓是严厉。
刘琦被王越一番责问说得茫然起来,脑中顿时一片空白。他一向自负聪明,自幼无论是父母师长均将他看作才子神童,只十岁出头便已是皇子伴读,日后出将入相于他来说也是意料中事。可真实情况呢?撇开朝堂斗争不谈,难道在刘辩成年之前,他就只能做一伴读?文不成武不就,作一个跟在皇子身后,溜须拍马、小心侍侯的弄臣?
刘琦呆立了半天,终于一脸愧悔之色,向王越躬身施礼道:“小子无知,请王太傅恕小臣先前无礼之罪。还请太傅指点迷津。”
王越见刘琦知错,欣慰道:“诸子百家,孔孟之道,自有你父。以后你出入太学,也未可知。但若你有心习武,我可收你为徒,只要你肯下苦功,必成大气。”
刘琦大喜,弯腰行一大礼,恭敬道:“小臣愿随太傅习武。”
王越侧过身子不受此礼,嘴里冷哼一声,以示不满。
刘琦不知哪里惹他不悦,又不敢开口问,一时颇感尴尬。
王越斜眼看着刘琦,嘴里怪声怪气道:“我这个太傅可不敢受你刘大人一拜。”
刘琦恍然大悟,双膝跪地,先磕了三个响头,再拜倒道:“弟子刘琦愿拜王先生为师,还望先生成全。”
王越这才脸露喜色,上前扶起刘琦,高兴道:“好,为师便收下你了。”乐了一会儿,又想到什么,告戒道:“今日之事,能瞒则瞒,不必对他人多言。对你家人也是如此。”
刘琦也都一一应诺。
此后,每日下午文课结束后,刘琦便到濯龙园学习武艺。王越对他极为严格,木桩扎马、沙袋练拳,是一样都不落下。至于王越最拿手的剑术和近战,更是悉心传授。
王越虽以剑法成名,但所谓“一艺精,百艺通”,在其它方面他也颇有涉猎,日后逐步将骑术、马战、长兵器格斗慢慢教给了刘琦。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