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七年五月十五。
明月当空,苏府后花园内,太皇太后高氏、公主赵九、大相国寺主持酒肉和尚、东坡居士苏轼和苏夫人王闰之围着一张石桌而坐,石桌上除了压着三张纸外别无他物,
“叮叮咚咚!”
琴声悠悠,似清泉从高山流下,歌声清奇,似有百灵鸟伴音。总有意犹未尽的余韵,众人皆沉醉在其中。
苏轼最先清醒,哈哈一笑,赞道:“好好好!与慕容阿碧才交流不久,就在百尺竿头再进一大步。”
“不错!”高太后淡淡地说了一句,苏轼却是大喜,只是不敢太得意忘形,使劲收敛住。
王朝云弯腰行礼,为五人上茶,然后黯然退了出去,虽然她的才华连高太后都赞赏,但她的身份不过是个小妾,有些场合,由不得她参与。
花香、草木香中,五人端起香茶,静静地品完。高太后从石桌上拿起一张纸,缓缓念道:“人生如度苦海,回头是岸。却非彼岸。无风无浪,亦无正果。想得正果,欲获极乐,终究还得迎风而上,破浪而行,度九九八十一难。或称九九八十一劫。
一九为一大劫,由生而死,由死而生,不死不生,不生不死。
九九为九大劫,九九归一。
道生一,一生万物。九九归一即得道,或者说道果之一。
传闻有六大道:天道、仙佛道、妖魔道、鬼神道、地道和人道。
若能度过人道九大劫,或许能入天道;若不能度过,大部分人只能化作一杯黄土,从地道重来;剩下的大都入鬼神道,生不如死,身不由己;仙佛和妖魔大都来自鬼神,一上一下,一生一死,一正一反。
人自然是万事以人道为先。
一一得一,周岁为第一小劫。
二二得四,四岁为第二小劫。
三三得九,九岁为第三小劫。
……
九九八十一,八十一岁为第九小劫,也是第一大劫,又称之为凡人劫。
度过凡人劫,似若重生一次,不仅是凡人,还是道人。凡人也是动物,动物却不是凡人。道人也是凡人,凡人却不是道人。
道人周岁,为道人第一劫,为凡人第十劫,凡人八十二岁。
道人四岁,为道人第二劫,为凡人第十一劫,凡人八十五岁。
道人九岁,为道人第三劫,为凡人第十二劫,凡人九十岁。
……
道人八十一岁,为道人第九劫,也是道人第一大劫,为凡人第十八劫,也是凡人第二大劫,凡人一百六十二岁,又称为道人劫。
度过道人劫,仿若第二次重生,不仅是凡人,不仅是道人,还是真人。真人也是道人也是凡人,道人却不是真人。
真人周岁,为真人第一劫,为道人第十劫,为凡人第十九劫,凡人一百六十三岁……”念完小心翼翼地将纸放回原处,问道:“大家对此有何看法?”紧跟着又道:“希望大家能大胆直言。”语气不重,却压得四周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过了好一会儿,苏轼见大家都不说话,不好继续僵着,开口道:“微臣不敢妄言……”话未说完,只听高太后道:“这种虚话就别说了,哀家今日只想听实话。”
苏轼红着脸道:“说实话,微臣不太懂……”
高太后打断道:“这还是虚话,套话。你懂才怪呢!这世上有谁懂这个?谁敢说懂这个?”
苏轼点头道:“太后教训得是。”随之反应过来这也是套话,连忙止住,改口道:“虽然这只是养生堂主的一家之言,但微臣认为,至少在百年之内,无人在这方面可与之相媲美。”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