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云别墅几公里外的一处山脉群中。
山林中笼罩着薄薄的暮霭。偶然升起几道清风,拂动淡淡的暮霭,偶尔几片落叶飘起,迎风舞动,如轻盈的精灵。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点点金色光斑,斑驳而美丽。
山林里的鸟鸣声格外独特,显得轻灵而且远远。“鸟鸣山更幽”,行走其中,人也会感觉心澈神明。
古诗有云:“尚是晴明无阴雨,入云深处亦沾衣”尽管还并未如云深处,可洛云的衣服还是被山林间滑落的清凉露水打湿了,让他感觉凉凉的。
飞速窜行于松绒的后面,望着如流云一般轻灵飘动的松绒,洛云心中十分讶然。
松绒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连洛云追赶起来,都感觉有些费劲。跑动间,轻盈写意,仿佛一点也没费力气。巨石、沟壑什么的,一跃而过。
一般狗速度瞬间爆发最快能达到二十米以上,远非一般的人类可比。这松绒的速度,更是远远的超出了这个范畴,而且这里还是山林,树木交错,乱石嶙峋,对脚力的影响很大。要是换做平坦地带,速度不知能达到什么地步。
不多时,一狗一人,便行至一处藤蔓丛生的山壁旁。松绒没有停下,在一块三四米高的山岩前,轻轻一跃,越到了山岩的上面。
洛云也学着松绒的的样子,跃了上去。这才发现,在这块巨大山岩之上不远处的山壁上,有着一个小洞。小洞十分狭窄,只能容一个人走进去。隐隐有光透出。
洛云跟在松绒的身后走了进去,约莫几十米,豁然开朗。
“靠,传说中的桃花源啊!”洛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驻足大叹。
原来这小山洞的另一边,竟然别有洞天。是一块方圆三里左右的封闭山谷。
整个山谷的俯瞰图如一个葫芦。入口如细狭窄的葫芦口。山谷的四围是直参云霄的崖壁。
一条清澈如银的飞瀑,自两座青山相接的山涧中奔腾而出,倾喷而下,似滚雪涌潮。巨流击石,轰鸣如雷,水花飞溅,雾气缭绕,在阳光下,时现彩虹。而瀑布之下,则是积水形成的一泓深潭。
深潭与一条蜿蜒而行的小溪相连。溪水清澈见底,直视无碍,水中石子斑斓,游鱼曳尾。溪流曲曲折折,穿过花间、草丛、树林,不知通过什么样的地下暗流,通往谷外。
谷中佳木葱茏,绿叶繁荫,偶然清风吹过,激起松涛阵阵。古木参天、花香鸟语,幽深之处,偶见一两只白鹿出没,跳跃在青崖之上。
青山如列绣屏,修竹掩映,灵气氤氲。不知名的野花开满了湖泊和小溪的两岸,争妍斗艳,美不胜收。古木参天,藤萝叠绕。不少果木的枝头灌满了黄橙橙的野果,虽然不大,却已成熟,闪动着诱人的光泽。
简直如人间仙境一般!
骨子里拥有着古时文人那种隐士情怀的洛云,在看到山谷的一瞬间,便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在这里建筑一座居所!
虽然他已经拥有一座别墅,并且够安静、无喧嚣,地气活跃,龙气吞吐,非常适合修行修身,但和这里一比,却差的太远。
狡兔尚且有三窟,洛云心想不妨效仿古时骚客诗人,在这里结庐筑篱,且放白鹿青崖间。
一般的山谷,因为四壁崖壁环绕,总的来说,会不可避免的昏暗幽深。
甚至如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峡》中所说的那样,“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亦或者如《与朱元思书》中的那样“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但奇特的是,这处山谷的阳光却非常充足。此时已经日近黄昏,但夕阳的柔光,还是能照射进深谷之中。
究其原因,是山谷内部四周的崖壁虽然极高,甚至上抵云霄,但坡度比较低,是呈较大角度的往外、如喇叭一样张开的。
这样的话,采光度就十分的好,较为明堂。不像其他的山谷,美则美矣,但却给人幽深阴森之感。
洛云甚至忘了此行前来偷酒的目的,仔细的观察起山谷内的地势,寻思着在什么方位建一座茅舍竹篱最为合适。
可这一观察,让他发现了一件令他惊喜的情况!
这座山谷,从风水上的地理角度来讲,竟然是一处龙脉的龙穴!
……
脉的本义是血管,引申为像血管一样连贯的东西。龙的身躯多取材于蛇,可谓以绵长为特征。那么,从字面上看,龙脉就是龙的绵长连贯的血管了。龙是来自自然界,却是不在自然界中生活的神物,其价值和意义主要通过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大凡绵长连贯的东西,都可以谓之龙脉。
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龙就是山的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龙、穴、砂、水、向。相应的活动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
而寻龙,则是古典风水师最重要的功课。
寻龙指“望气寻龙”,堪舆术语。堪舆家借用星占家望气之术以占测龙吉凶旺衰的一种方法。寻龙需分九势,九中龙势中有:回龙、出洋龙、降龙、生龙、巨龙、针龙、腾龙、领群龙。来龙就要山势曲折婉转,奔驰远赴。
寻龙的下一步,也就是“点穴”——找出龙穴。
龙穴处,山之气脉聚结,宜为宅。蒋平阶《秘传水龙经》云:“横宫龙穴生荣显,借合穿龙主发财。”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