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命运之抉择> 第269章 拥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 拥立(2 / 2)

敢问国公爷,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有那个朝廷如此被四次灭国而可以重新建立起来的。”

杨昭深吸一口气,警惕的瞟了瞟周围,摇头道:“黄参政,话虽如此,但我们自强不息。不论别的人如何,我们忠勇军誓与鞑子周旋到底,即使战损到我最后一人,我也不会屈服半步的。”

黄应运摇头道:“国公爷,各位都知道,自从万历年以来,万历皇帝不上朝,天启皇帝做木匠,弘光帝是一个典型的蛤蟆皇帝,当今皇帝只知道逃跑,如此种种,正如李自成所言,磋尔大明,气数已尽啊。

国公爷虽然殚精竭虑,驱流寇,屠豪格,逐多铎,当日是何等伟烈,民众听到大人壮举不分年女老少无不到庙堂庆祝。

但当今皇帝嫉贤妒能,国公爷有大功而不能封,其行径甚至连刘承胤也不如啊,天下百姓为国公爷鸣不平啊。

当日国公爷大败豪格十万大军,斩杀豪格、罗洛浑诸亲王郡王,国公爷派出使者求见,刘承胤力排众议独升国公爷为新都侯,川陕甘总督。以国公爷如此大功,朝中那帮无耻小人竟然一个劲说国公爷与奸佞勾结。

国公爷再败多铎、吴三桂,斩杀敌酋尼堪,平定李干德、袁韬等人叛乱,然后请师东征,朝中争论再三,竟然先后发来两份圣旨,一封实封国公爷为黔国公,而另一封对国公爷颇有责备啊。

各位,君臣猜忌如此,国公爷虽有孙武之才,诸葛孔明之能,也难以平定大败鞑子,恢复我汉家江山啊。”

杨昭叹息道:“黄参政,话虽如此,但我还以高祖杨廷和公、曾伯祖父杨慎之志为志,个人荣辱算什么?只要能够匡复我汉家江山,必然殚精竭虑啊。”

黄应运摇头道:“国公爷,当日刘禅愚钝,诸葛孔明虽然才干十倍于曹丕,最后也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国公爷,皇帝只知道逃跑,大臣纷争不断。再加上朝廷对国公爷忌讳甚深,国公爷没有必要效忠这个即将覆灭的王朝啊。

国公爷,大明对功臣良将颇多忌讳,跟随洪武爷平定天下的那样多功臣最后只有汤和一人得到善终.在那之后于谦、张居正与国公爷高祖杨廷和,都于国家有大功,但不是被冤杀就是死后数十年冤屈得不到伸张。

国公爷,大宋善待群臣,岳武穆功劳那样之大,还是被高宗、秦桧所所害。国公爷,即使你率部东进成功收复江南诸省,但若后金多尔衮像金兀术那样要国公爷人头,国公爷不但身首异处,而且就如岳武穆那样收复二京愿望不能成功啊。”

杨昭浑身颤抖,声音哽咽道:“哎,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要能够匡复二京,恢复我大汉河山,我个人荣辱算得了什么?”

总兵曹勋接过话茬道:“国公爷,话虽如此,你可以成为万人景仰的大英雄。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未遂,跟随国公爷的将士会像先朝的跟随岳武穆的将领那样含冤而死啊。

国公爷,若你不称帝,我等将士将长跪不起。国公爷,若你称帝,我们自感光复故土无望,只有解散啊。”

众人一听,纷纷高声喊叫不已。

旁边的刘文秀也说道:“国公爷,大明表面上施行仁政,但其残暴骇人听闻。洪武帝分封26个皇子为亲王,如此各省都是龙子龙孙,他们占据着天下沃土,亿兆民众的税赋竟然不能满足大明皇室俸禄。

大明虽然表面上赋税甚低,但经过官员层层剥削之下,加在老百姓身上的早已经数倍不止啊。

国公爷,上天早已经厌弃了大明,从万历十七年开始连年天灾不断,民众没有吃的只有吃树皮,后来树皮吃完了只有吃观音土,国公爷,我亿兆民众早已经毫无生路啊。

国公爷,自从你起兵以来,永历小朝廷,大明官僚对国公爷,对我们忠勇军排挤不已啊。国公爷虽然推行仁政,取消三饷,重新丈量土地,清理户口,改革税赋。国公爷建立议会,建立报馆,施行新政,鼓励各地修建水库道路。

国公爷,你若不称帝,到时候那帮贪官污吏必然会政废人息啊,国公爷,为了新政,为了千万老百姓,无论如何你也要称帝啊。”

众人一听,大哭出声,杨昭也不能制止,摇头道:“各位,话虽如此,但现在我们目前最主要的敌人是鞑子啊,我们目前只占据云贵川三省啊。

各位兄弟,这,这称帝自立之言休要提起,各位,若大家再在寡人面前提起称帝自立之事,寡人只有跑到深山老林之中算了啊。”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