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怪书生传奇之内外风云> 二十回 真男人凳打狂徒 伪才子会试中第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回 真男人凳打狂徒 伪才子会试中第3(2 / 2)

盈盈当然不想一直这么瞒着书生,先让他佩服我,再告诉他我是戏弄他的,这才过瘾。次日晨后,盈盈和玉婉来到书生屋中,盈盈调侃道:“段大才子,本姑娘的文章你研究得怎样了?”

书生摇头道:“惭愧惭愧,我断然写不出。”

盈盈哈哈大笑,道:“笨蛋,那原本是姐姐写的,我誊抄了一遍,故意来捉弄你的!”虽是捉弄,可盈盈的成本挺大,她从未写过这么多字,现在手还酸软。

书生惊诧道:“什么,你捉弄我的!”又一拍脑门,自责道:“我早该想到,你怎么会写文章呢!”

盈盈奚落道:“所以你笨啊,哈哈!”又笑得前俯后仰,不过不再需要捂住嘴,笑得越放肆越过瘾。

书生、灵儿和玉婉也笑,这的确很有趣。

可书生真的看不出文章非盈盈所作吗?

正当几人笑得欢快时,有人在门口敲门。几人循声望去,见一位二十六七岁岁的年轻人端端站在门口,拱手拜道:“几位朋友,在下申时行,住在朋友隔壁,几位兴致正浓,本不该打扰,怎奈科考在即,在下才疏学浅,尚在苦读,故有个不情之请,想请几位稍微安静,在下不胜感激!”

四人立马收住笑容,盈盈还捂住了嘴。

书生回礼道:“打扰公子读书,甚是过意不去,还望公子见谅,我等必做收敛。”

申时行道:“有劳。”而后走开了。

盈盈说:“这人和有的人一样,也在临时抱佛脚,看样子也不咋样吧!”

玉婉道:“他却不像轻狂的人。”玉婉难得说了一句书生的不是,只因她对书生的心态在逐渐放开。

盈盈冲书生小声说:“听到没,姐姐说你轻狂!”

书生只嘿嘿傻笑。

过得几日便是会试日子,明朝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中乡试为举人,中会试为贡生,等同于进士,殿试不落榜,只排进士名次。书生四年前便考中举人,只因年龄尚小,这届才入京参加会试。当然,其中还有一层因素,书生在等盈盈长大且学艺有成。这是书生母亲万清的精心安排,亦是书生的自愿。

会试由礼部负责,因此作为礼部尚书于全外甥的李一中志在必得。但主考官由皇上钦定,本届主考官乃是学士。题目在主考官手中,玉婉能知晓题目丝毫不难。别看世宗不理朝政,他如此安排正是有意平衡两派势力,试想,如果让严嵩或严世藩担任主考官,所招人才岂不都成了严派的人?也是一番用心。

灵儿陪书生早早去参加考试,玉婉和盈盈则故意睡过头,晚些时候才赶往考场。掌柜的吃惊道:“徐公子为何没去参考?”

玉婉说:“哎,昨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今晨却睡过头了。”

掌柜的遗憾道:“真是可惜,以公子才华中第不成问题。”

玉婉洒脱地说:“反正我也不想做官,若不是我爹逼我考,此番还不来了呢!”

竟然还有不想做官的人!掌柜的哪知,这个“徐娱玩”不是官,却比官还厉害。掌柜的安慰道:“公子年轻,下届中个状元。”

玉婉道:“谢掌柜的吉言。”

玉婉和盈盈会同灵儿在考场外等待书生。李一中和刘孝同早早交卷出来,脸上均是满意,随后众考生陆续出了考场,有人欢喜有人忧,书生迟迟才出来,灰头灰脑的。

三个女子迎上去,灵儿笑嘻嘻问:“考得怎样?”

书生道:“马马虎虎。”

玉婉急问:“莫非题目有变?”

书生道:“没有。”

盈盈道:“怎么,誊也誊得这么狼狈?”

书生说:“你们不知,我写了前面的,却忘了后面的,怎么办呢,我只得照着徐姑娘的语气把后面的凑满了,凑到现在!”

盈盈简直无语,道:“你真是个人才!”这当然是反语。

玉婉微微笑道:“没事,考了就行。”我爹是主考官,保你中第完全不成问题。

盈盈瞥一眼书生,说:“就你肚子里那点墨水,如果真凭硬本事考,我看你考八辈子也考不上,我倒想,你若遇不到姐姐,又该如何?”

书生笑道:“这一点我早已想好,来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去找主考官毛遂自荐,只不过遇到了徐姑娘,而徐大人刚好是主考官,免了这一出。”

几人都知,这种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书生真做得出来。

玉婉说:“那么结局定了,只是过程不同而已。”玉婉这话表面上的意思是,即使不遇到书生,他来徐府毛遂自荐,爹爹也一定会看重他,深层里还含有了一层意思,自己始终会遇到这个怪才,始终会爱上他。

盈盈好奇地问:“我很想知道,你当初的举人是怎么中的?也是毛遂自荐的?”

书生道:“那倒没有。”

盈盈怀疑道:“难不成你还是硬考的?”

书生嘿嘿笑了,狡黠道:“那届的主考官刚好是我家一位亲戚,所以我赶紧考了!”

三个女子豁然明悟。

盈盈不屑道:“我就说嘛,原来也是走的捷径!”

考完发榜,书生自然名列其中,但位于中下游,学士这是低调处理,毕竟最终排名在殿试。李一中夺得第一,即会员,他确有才华,更重要的是学士要以此封堵于全的嘴,算是两人之间不言而明的交易。李一中愈加目空一切,他已连中两元,只待殿试完美收场。刘孝同亦在前列,第二名乃是申时行,这倒让几人大出意外,可再一想,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真有本事的人不一定要表现出来。

进士楼四十八名考生上榜三十八人,中第率超过八成。发榜当晚,进士楼摆了宴席,却不是庆功宴,而是宴请落榜者,让他们借酒浇愁,既是安慰,亦是送别。次日晚,再大摆筵席为中第者庆贺,同样免费。莫小看了这两顿普通的宴席,许多考生为官后心中依然念及这份好,对进士楼多加关照,这也是进士楼数年来一直红火的重要缘由。

已而中第,众考生无不期待着殿试再获佳绩。究竟书生的殿试成绩如何,其中又蕴含了他怎样的处事哲学,且看下回分解。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