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孙韶峰的特殊实力已经不再是秘密。
当那些将军们决定让孙韶峰参赛的时候,就知道这种秘密不会保守住,但是也没想到第一场战斗就暴露了。
现在作战室所有的人都在议论孙韶峰,相信今天晚上,全基地的人都将知道有孙韶峰这名飞行员。
芮及夫和徐子清两人也一脸不可置信的盯着大屏幕上的模拟回放,计算机经过再一次的计算,确定数据没有错误。
两人不再怀疑自己的眼睛,但是表现上,却大相径庭。芮及夫满脸的兴奋,他已经想好了去哪里喝酒,虽然飞行员飞行前4时不可饮酒,但是没有休息任务的时候嘛……
反观徐子清,脸色变的极为的难看和凝重。孙韶峰本身已经比他技术熟练,如果再有这么强悍的身体作支撑,徐子清知道自己以后的发展规划将会受到孙韶峰极大的阻碍。
不过作战室中的这些情况,正在回航中的孙韶峰并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他现在最想搞清楚的就是战机的设备到底有没有问题。
人们有时会高估自己,有时也会低估自己,现在,孙韶峰明显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回到机场后,孙韶峰再三要求地勤人员检查战机设备,但是地勤人员表示并不需要,只是要求孙韶峰更换一架战机。
在机库监控室的地勤战士们早就通过实时的战机数据,了解到孙韶峰的架势的402号战机的情况。在孙韶峰回航的这段时间,地勤人员也在进行自检,结论就是,设备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在孙韶峰要求检查设备时,地勤战士们只是眼神奇怪的看着这个年轻的飞行员,并且要求他更换战机。
当孙韶峰登山战机后,他才反应过来。
看来是真的!!!
一阵狂喜从心底翻涌出来,至于说战机的应力性结构破坏,这是军队的事,飞行员才不管呢。
“这次试试更大的动作。”孙韶峰更换战机后想到。
当战机再次的升空时,大家对这一组对战的输赢已经不再关心,更多开始关心孙韶峰究竟能做到何种的程度。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苏佳,现在却五味杂陈。
在起飞前的例行检修时,他已经听说了,孙韶峰在战斗时飞出的超过10G的过载,这给了他莫大的心理压力。
苏佳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个位置,论技术,他没有多么逊色。但是论身体素质,他也只是标准水平,最多也就刚刚能扛到9G的过载。
同样的动作,孙韶峰就能做更大的幅度,用更快的速度,而他只能按照教科书上教的那样,规规矩矩的来,而且还有可能出现紅视或黑视。想到这里,苏佳心中的压力徒然的增大。
心理压力也会成为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
第二场战斗就是名副其实的夜战,从起飞开始,两名飞行员就只能依靠着显示屏上的雷达显示信息作战。
由于这次选拔赛的战斗,都是在本方预警机已无法升空后,为了争夺战场制空权进行的制空争夺战。所以战机只能利用自身携带的雷达寻找对方。
而且这次选拔赛的所有战斗都是在大海上进行的,尽可能的模拟以后航母编队作战时的海洋环境。
面对着漆黑一片,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海洋,在陆地上空飞行时依靠地面灯光或者地面反光的做法,被完全的抛弃了。
在海洋上空的战斗,只能相信自己战机的雷达,还有自己的眼睛——战机的航行灯和频闪灯等光亮也聊胜于无的,不是嘛。
第二局的战斗,孙韶峰与芮及夫二人都选择了在高空搜寻的方式。两人在起飞前,通报的战机挂载中,都加上了电子吊舱,这样,两人的战机不但都有了对地攻击能力,也有了对低空的搜索能力。
不过这次两架战机的吊舱,都没有排上用场,双方在进入交战空域之后几分钟,就互相发现了对方。
看到显示屏上清晰的战机图像,两人同时提升高度,都期望在一会的对战中,占得高度的优势。
两架战机从一万米的高度不断的上升,当双方距离一百公里时,两架战机的高度已经达到了一万六千米,这个高度几乎快要达到歼11的极限升高了。
这在个高度上,天空没有了云层的遮挡,更加的通透,甚至可以看到远处黑夜与白天交界的晨昏线上,太阳光在大气层中折射出的辉光。
这让孙韶峰感觉到又回到了冬季的北欧,在极夜下看到的极光。
两架战机距离拉近到一百公里以内后,很快就会进入双方中距空空导弹的射程。从这个时候开始,双方都开始了走位,就像是那些需要走位的游戏一样,只不过他们是在天空中走位。
两架战机都想处于对方的侧面,就像是海战中的“T”字位一样,只不过海战中抢的是“T”字上的那一横,而空战中战机抢的是那一竖。
由于战机的速度极快,导弹的速度更是战机的几倍,两方交错而过时,导弹利用自动感应引爆。但是速度过快后,炸药的反应时间根本来不及爆炸,战机就飞出了爆炸杀伤范围,这样的情况下,导弹基本没有用处,所以抢占空战中的“T”字位就显得十分重要。
化学炸药爆炸有零点零几秒的反应延迟,这个延迟在平常时没有问题,但是在天空上,尤其是相对速度有可能会超过五马赫,也就是速度超过1620米/秒,零点零一秒的时间,距离就有16米远。而面对没有装甲保护的战机,导弹的装药本来就少,爆炸范围也就十米左右,更别说炸药反应时间的几倍于0.01秒了。
战机抢占了“T”字位发射的导弹,最不济也能划出一个大弧线从后方接近战机,这样相对速度较小,导弹更容易伤害到战机。
双方你来我往,从一百公里的距离一直又是绕又是爬升的逼近到了80公里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已经进入了中距导弹的射程,但是两架战机却完全没有发射导弹的意图。
双方都没有抢到理想的位置,现在发射导弹除了减重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事实上,发射导弹的减重也只有在模拟出的画面上出现,实际上还是一弹未发,更是没有意义。
两架战机一直这样远距离的绕圈圈上纠缠了近十分钟,但是双方的距离却只拉近到了50公里。
这时,孙韶峰驾驶的402号战机,首先发射了导弹。
苏佳看到雷达上显示的“导弹”标示,心中冷笑,毕竟是年轻人啊,就是沉不住气。
刚才因为孙韶峰强悍的身体素质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减轻了不少。
402号战机发射导弹的位置只是将将的将机头调到一点钟方向的边,由于两架战机都是侧面对侧面,任何一架战机想要抢占位置,另一架战机都会做成相同的动作,这样双方基本位置不变,也就抢不到有利位置。
孙韶峰这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才摸索出的方法,当机头转向不超过30度时(每个点数之间的夹角为30度),对方是不会做出与自己相同的动作,于是他果断的发射了导弹。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