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海洋战略> 第十三章 考核前奏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考核前奏 1(2 / 2)

其实潜艇部队也是有他们的苦楚,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有先进装备入役,正是摩拳擦掌的时候。潜艇部队一直与其他海军部队的关系不太密切,主要就是因为潜艇部队的隐蔽性,与水面或航空部队联系的过多,会暴露自己的行踪,影响作战性能。毕竟,“海洋杀手”这个称呼的由来,就是对潜艇神出鬼没最好的褒奖。

潜艇部队一直想要改变与海军其他部队联系较少的问题。在现代化战争中,体系化越来越重要,从太空到大洋深处,都属于体系化范围之内,潜艇部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与其他部队脱节行动了。所以对于海航和海陆这次提出的考核议题,潜艇部队认为这是加入到体系化作战中的重要一步,部队肯定是百分百的赞成,而使用040型潜艇,只是搭了一个顺风车而已。

越野车使出海军基地,直奔机场而去。赵校长和易将军需要马上乘飞机回到驻地,开始准备接下来最重要的考核工作。

==============================东经118度分割线=================================

孙韶峰笔挺的持枪站在仓库区外的岗哨内,目送着一队又一队海军陆战队官兵们慢跑而过。在半个多月前,学员们开始分配到站岗位置,执行站岗执勤。一次的执勤循环时间是五天,现在是孙韶峰第四次站岗执勤,随着考核的日益临近,海军陆战队训练基地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凝重。原先还能看到的战士们的笑脸,在这一次站岗期间,几乎已经都不见了。见到的都是大家凝重的脸色。

海航学员们的总教官关衡中尉,也已经有近一个星期没有露面了。据说,这次考核中,不仅仅海航学员新兵上阵,还有很多海军陆战队的新兵也会上阵,高层对于这次考核十分的重视,为了准备突发事件的预案,基地的战场指挥官,全都被拉去进行战场推演,确保能对战场中发生的每件事情进行快速处理。

孙韶峰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也是十分的紧张,但他紧张的不是自己的表现,而是自己的指挥官。因为芮及夫曾私下的告诉他,全军的义务制招兵时间是十一月份,现在才十月份,那么海军陆战队所说的新兵肯定不是这些义务制兵源,最有可能的是像这些海航学员们一样,是刚刚从军校毕业的军校生。这才是最让孙韶峰担心的。因为军校生的战场经验肯定较少,他们最为强大的是战场理论和分析,可是这些理论上的东西要转化成实际应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保不准就会犯错。

而像孙韶峰这样的海航学员,虽然训练的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本质上来说,还是菜鸟,到了战场上依旧是两眼一抹黑。这群菜鸟们在战场上所能相信的,就只有他们的直属军官。可这些军官,有可能也是菜鸟,只不过比海航学员们强一点,是有理论基础的菜鸟。这也让孙韶峰和芮及夫他们为自己的考核成绩捏了把汗。

随着自己的队友前来与自己交接班,孙韶峰完成了两个小时的站岗执勤。孙韶峰在结束站岗后。并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前往了射击场。

在海航学员们完成手枪训练之前,每个人也都得到了射击场的通行证,可以在射击场开放的时间内,自由前往,方便了学员们的训练。补充一下,射击场24小时开放。

孙韶峰几乎每天都要自己在射击场内训练三个小时以上,每天消耗的弹药也达到了上千发。本身就十分出众的射击技术,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更是突飞猛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孙韶峰完全掌握了5.8毫米枪族和7.62毫米狙击步枪的精髓。今天他准备挑战一下进阶版,12.7毫米口径狙击步枪。也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考核中,给自己加一块砝码。

孙韶峰到达射击场时,发现已经有几个学员们也在联系射击,与大家打过招呼后,孙韶峰走到监控室的窗口前,填写了需要使用的枪械种类和数量以及配套弹药的报告单。监控室内的军官看到这套装备时,调笑道:“哟,终于要使用这些东西了,小伙子行啊。”

孙韶峰嘿嘿笑了一下,说道:“这不快要考核了么,先拿手里试试,让自己心里有个底儿。”

“小伙子有前途啊。”监控室内军官说完,便在报告单上签上名字,盖好章,便进入后面的军械库。不一会,便抱出了一个长长的帆布包,身后的战士还提着一个大大的墨绿色箱子。

军官接过箱子,将帆布包和箱子一起交给孙韶峰,笑着说:“好好用,用好了,考核的时候也能给你。”

孙韶峰接过帆布包,解开尼龙粘扣,看着乌黑并打磨成不反光表面的狙击枪,边签字边笑着说:“好嘞!!!有您这句话就放心了。”

孙韶峰将帆布包背在背上,提起箱子,走到了他特别中意的18号射击位上。自从第一次在射击场射击时用了这个位置,孙韶峰就喜欢上了这里。并把它看成是自己的福地。有学员说他这是在搞迷信时,孙韶峰则说“谁还不能有个癖好啊”。这句话也成了学员们在私底下用来解释自己个性的一句最常用的话。像芮及夫射击时最喜欢在7号位,徐子清最喜欢在1号位,有的学员吃饭时最喜欢坐在餐桌最靠外面的位置等等,都用了这句话来解释。孙韶峰感慨,不愧是到了21世纪,这个彰显个性的年代,若是放在十年前,肯定是要被大家所不能理解的。不过孙韶峰觉得,飞行员就是需要个性,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的话,敌人就会很容易找到打败你的方法。当然,个性不能太过,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耍个性,例如飞上天的时候,千万不能违反空气动力学定律,否则再有个性,那都是找死。

孙韶峰来到射击位,将狙击枪从帆布包内取出。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确定枪械状态良好之后,打开提来的箱子。箱子中全是黄橙橙弹头的12.7毫米子弹。他从弹箱中抓出一把子弹,放在桌子上,挑出五颗来,压到弹夹内。

刚要将弹夹压到枪里,突然从旁边冒出了一颗脑袋来。

“我靠!吓死我了!”孙韶峰拍拍自己的胸口,一脸惊魂未定的说道:“你小子干嘛,什么时候来的??”

脑袋的主人——芮及夫同学,则一脸奇怪的看着孙韶峰说:“我刚到,你干嘛这个表情。有那么吓人么?也太专心了吧。”

孙韶峰将弹夹压入枪舱内,翻了个白眼,点了点头。接着就将射击桌上的支撑板打开,调节好高度,将打开支撑架的狙击枪,架到了支撑板上。

看着只是点了点头,就做射击前准备的孙韶峰,芮及夫急切的说道:“好啦好啦,我不憋着了,这枪啥时候允许你用的?”

孙韶峰将枪托顶到自己的肩上,转过头来说:“半个月了,关教官教会我之后,就允许我用了。”

一旁的芮及夫对着这把最新的12.7毫米狙击步枪流着口水说道:“要不,你也教我用一下,这样我也就能够得到允许了。”

孙韶峰用调笑的眼神看着芮及夫,说道:“对哦,这也是个方法。那么,来,先叫声教官来听听。”

芮及夫马上就叫了一声“教官”,顺便还敬了一个军礼。

孙韶峰则一脸震惊的看着芮及夫“我靠!!你太贱了!”

芮及夫哈哈的笑了几声,然后说道:“好了,不调戏你了,快快快,开几枪让我看看,我还没有看过M10的射击呢。”芮及夫边说边向后退了几步。

孙韶峰给了个OK的手势,接着戴好耳罩,身后的芮及夫和同样几名凑热闹的学员,也戴好耳罩,准备观摩这把最新的12.7毫米狙击步枪的射击。

12.7毫米口径在军中的叫法,主要是叫做点五零口径。12.7毫米口径枪械就是0.5英寸口径枪械的公制单位版。孙韶峰手里拿的这把12.7毫米口径狙击步枪,是中国军工业的最新产品,编号为M10。与上一把中国制式的12.7毫米口径狙击枪M99相比,M10的重量更轻,精度更高,体积更小,人机工学也更好。现在的M10式仅仅是小范围装备部队,以收集部队使用体验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改进。而M10式今后所要装备的部队,主要以特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为主。主要是因为大口径狙击步枪的世界性难题,环境抗性差。以同样是12.7毫米口径的巴雷特M82A1狙击步枪为例,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由于闭锁机构中的动件较多,在高沙地区,非常容易卡壳。本来十分出色的半自动狙击步枪,被生生的用成了单发狙击步枪。同时在高湿度和高温地区,精度下降幅度较大,也是现今各型狙击步枪所面临的世界性难题。

M10式虽然没有全部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也已经提出了解决的思路,那就是使用复合材料。孙韶峰在第一次学习应用大口径狙击步枪时,M99和M10都试用过。M99已经是当今世界最轻的12.7毫米狙击步枪之一了,但是与大面积使用复合材料的M10相比,还是太重。其中对比最明显的,就是M10的枪管,使用的是复合材料。众所周知,射击时子弹与枪管内壁的摩擦,以及火药爆发时的膛压和高温,对枪管的伤害巨大。如果枪管不够牢固,则会发生炸膛的危险。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管是枪管,还是更大口径的炮管,使用的都是以特种钢和铜为主。M10式是国内第一次将复合材料运用到枪管的制造中去。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枪管的重量,同时枪管的热效应也相应减少,提高了精度。

孙韶峰在分别使用了M99和M10之后,直接就将M99扔到了一边。由于M10的减重明显,孙韶峰甚至可以用臂力将M10抬起后,站立射击。这对于动辄12公斤以上的其他大口径狙击枪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举起来,也会因重心不稳,而无法打中目标。

但M10超高的造价,也预示着,它只能作为特种枪械使用,没有办法大规模装备部队。仅仅是一根复合材料枪管的造价,就相当于一整把M99的价格。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